“四川舰”出海兵贵神速,巨舰还没服役就已形成威慑

“四川舰”出海兵贵神速,4万吨巨舰1年半就造好彰显前所未有的国力,还没服役就已经对对手形成了威慑。11月14日,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舷号51)在沪东中华造...

“四川舰	”出海兵贵神速	,巨舰还没服役就已形成威慑

“四川舰”出海兵贵神速,4万吨巨舰1年半就造好彰显前所未有的国力,还没服役就已经对对手形成了威慑。

11月14日 ,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舷号51)在沪东中华造船厂解缆离港,正式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

“四川舰	”出海兵贵神速,巨舰还没服役就已形成威慑

四川舰的快速成型 ,不仅彰显中国造船工业的惊人产能,更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中国海军正加速布局一种“低成本 、高弹性、可量产”的新型主力舰种。

【速度即威慑:一年半建成的“准航母”,改写海权逻辑】

这艘满载排水量超4万吨、配备电磁弹射与拦阻系统的“平甲板巨舰 ” , 船坞建造周期仅1年半 ,不到11个月从下水到试航。

综合来看,四川舰的建造速度远超福建舰(003型航母)——后者船坞建造周期耗时约4年,码头舾装近2年 ,海试周期逾1年 。

造价低 、周期短、产能高,是076型舰的核心战略优势。
据推算,076型单舰造价或许只有福建舰的四分之一 ,而建造周期压缩至后者的40%以内。


一言以蔽之,速度即威慑,一年半建成4万吨级“准航母” ,背后的工业体系和国力谁看了不害怕?

“四川舰”出海兵贵神速,巨舰还没服役就已形成威慑

而电磁弹射下放,更是意味着中国海军进入“舰载航空普及化 ”时代 。在高端战争日益呈现“消耗战 ”特征的今天 ,这种“可快速补充、可承受战损”的平台,恰是应对大国高强度冲突的关键棋子。

问题在于:它究竟该扮演何种角色?搭载什么样的舰载机?舆论一度陷入是“小航母”还是“超级两栖舰 ”的争论。

其实,076的战略价值 ,恰恰在于平甲板模糊边界上的三重定位 。

【近海两栖作战:无人攻击机+直升机的“智能登陆先锋”】

在台海 、南海等第一岛链内场景中 ,保留了登陆能力的076,首要任务是作为智能化两栖投送核心 。

与075型不同,076不再依赖岸基航空兵或航母提供制空掩护 ,而是通过搭载攻击-21、彩虹-7等隐身无人攻击机,对敌滩头工事、防空阵地 、指挥节点实施独立精确打击。

这些无人机航程远 、滞空久、隐身强,可持续巡逻 ,引导陆战队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

“四川舰	”出海兵贵神速,巨舰还没服役就已形成威慑

运输主力则由直-20、直-8C等构成,配合坞舱内的气垫登陆艇 ,实现“空中+水面”立体突击 。

值得注意的是,076保留了完整坞舱与车辆甲板,陆战投送能力未因航空强化而削弱。

这种“以无人制空 、以有人投送”的模式 ,极大提升了两栖作战的作战力,尤其适用于对抗具备中等防空能力的对手。

【远洋力量投送:无人机主战、歼-35点睛的“轻型航母 ”】

放眼全球热点区域,076转型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全能投送”远洋旗舰 。

此时 ,舰载机编组将以10~12架攻击-21舰载隐身无人机为主力 ,执行情报、监视 、侦察、对地精确打击、反舰突击等任务。

必要时,可搭载4–6架歼-35隐身战斗机或隐身制空无人机,提供有限制空掩护或对海打击。

尽管甲板无斜角 、起降区域重叠 ,导致有人机出动效率低于正规航母,但在对抗中小国家或非对称冲突中,这种配置已绰绰有余 。

“四川舰”出海兵贵神速	,巨舰还没服役就已形成威慑

一架攻击-11的持续侦察攻击效能远超F-35B的短时巡弋,而歼-35与无人制空战斗机的存在则足以威慑缺乏五代机的对手。076不只是优化航空调度,更是体系作战的前沿中枢。

更关键的是 ,076的出动敏感性远弱于航母——部署一艘“两栖攻击舰 ”远比部署一艘“航母”更易被国际社会接受,却能投送同等量级的空中火力 。

【航母编队辅助:制空制海与战损冗余的“配角”】

在与福建舰、山东舰组成的航母打击群中,076则扮演关键备份与能力延伸角色。最大价值不在于替代航母 ,而在于提供战时冗余。

现代高强度的远洋海战,航母一旦受损,舰载机将无处可降 。076虽无法维持舰载机高频率循环出动 ,却具备接收歼-35、空警-600等重型固定翼飞机降落的能力 。

这意味着 ,即便航母失去起降功能,其舰载机仍可通过076返航,避免损失扩大 ,为航母战损预留“备份跑道 ”。

“四川舰”出海兵贵神速,巨舰还没服役就已形成威慑

另外,076可分担航母的侦察 、搜索与远程打击任务。例如 ,由076放飞攻击-11前出数百公里,引导055驱逐舰发射鹰击-20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实现“传感器—射手”分离作战 。这种“有人-无人协同”模式 ,正是未来海战的核心范式。

此时的076,将化身辅助航母,搭载无人战斗机和攻击机 ,在大型航母编队中担任次级航母,参与远洋大海战,争夺制空制海权。

【结语:数量即质量 ,高性价比的多用途拳头】

有人质疑076“舰载机少、航速慢、无斜角甲板 ” ,难堪主力 。但这种批评实则落入传统的“航母中心主义”陷阱。

076的价值,从来不是成为“缩小版福建舰”,而是以精准的成本-能力匹配 ,填补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 ”迈向“全球存在”的中间空白。

“四川舰”出海兵贵神速,巨舰还没服役就已形成威慑

它不追求单舰无敌,而追求体系内的弹性与可扩展性 。

在和平时期 ,它是海外撤侨 、人道救援 、反海盗的多面手;在危急时刻,它是无人空中力量的移动基地;在战争状态下,它是航母的“助手 ”与“延伸”。

四川舰的试航 ,只是开始。未来十年,若能形成4–6艘076与3艘以上航母的梯次搭配,中国海军将真正具备“高端对抗”与“低端干预 ”双线作战能力 。

而这一切 ,正源于对“主力舰”概念的全新定义——一艘舰,适应三种战场,按作战场景拆解任务适配 ,满足台海、远洋、海外干预的统一平台。

本文来自作者[惜柳]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zsfx/202511-57942.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惜柳
    惜柳 2025年11月14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惜柳”!

  • 惜柳
    惜柳 2025年11月14日

    希望本篇文章《“四川舰”出海兵贵神速,巨舰还没服役就已形成威慑》能对你有所帮助!

  • 惜柳
    惜柳 2025年11月14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惜柳
    惜柳 2025年11月14日

    本文概览:“四川舰”出海兵贵神速,4万吨巨舰1年半就造好彰显前所未有的国力,还没服役就已经对对手形成了威慑。11月14日,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舷号51)在沪东中华造...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