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收起你的大方,这四种“糊涂钱”能不花就别花

退休之后啊,咱可得把以前的大方劲儿收一收了。有四种钱啊,能不花就别花,不然很容易掉进陷阱里去。68岁的陈阿姨,退休前是个教师,在社区银行办业务的时候,被理财经理忽悠着把自己的养...

退休之后啊,咱可得把以前的大方劲儿收一收了。

有四种钱啊 ,能不花就别花,不然很容易掉进陷阱里去。

68岁的陈阿姨,退休前是个教师 ,在社区银行办业务的时候,被理财经理忽悠着把自己的养老钱都投进了一个“养老理财项目” 。

结果才过了三个月,平台就爆雷了 ,陈阿姨站在银行门口,手抖着翻存折,那场面成了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事儿其实反映出了咱老年群体常常碰到的一个问题:退休金可能就是咱们最后的一点积蓄了 ,得小心可别因为太“大方”,掉进那些消费陷阱里。

下面说的这几种容易被忽视的钱,有时候比没钱还让人难受呢 。

退休后	,收起你的大方,这四种“糊涂钱	”能不花就别花


一、高风险投资

我认识个北京退休的会计,叫老张。他就不小心掉进了高收益的陷阱里。

他把30万积蓄都投进了一个“区块链养老项目”里 。刚开始的前四个月,每个月都能拿到8%的收益 ,可第五个月呢,平台突然就失联了。

你想啊,老张可是个精明的老财务 ,在警局报案的时候哭得多伤心啊。

像这种高收益陷阱在咱老年人里可是不少见的 。

2024年银保监的数据就显示,养老理财诈骗案里,60岁以上的受害者占了一大半 ,都达到73%了。

而且还越来越狡猾,骗人的手段从以前的P2P,变成了“养老公寓”“收藏品回购 ”这些新的花样。

有地方法院审的一个“以房养老”诈骗案 ,受害者平均都得损失上百万 。

咱得重新定义财务安全的法则了 。

可以参考标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模型,把退休金的50%存为保本的存款,30%用来买低风险的债券 ,剩下的20%留着当医疗应急用。

上海有个养老社区 ,那边的财务顾问就建议啊,每个月固定把自己工资的30%存起来,当成一个“安全垫” ,投资收益千万别超过养老金的15%。

这样先给自己留个保障,再考虑投资赚钱 。

二 、过度补贴

天津有位退休的工程师,老李 ,他的情况就挺典型的。

他儿子房贷不够还,他帮忙出,孙子上国际学校 ,费用他又来垫,慢慢地自己的退休金就不够花了。

这其实就是越界去付出,不但自己越陷越深 ,子女也会变得越来越依赖 。

心理学研究发现,像老李这样经常过度补贴子女的老人,得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老人的2.3倍 ,他们的子女在经济独立性上 ,评分也比正常的家庭低了41%呢 。

所以啊,咱们得和子女在经济上划清界限,建立“亲情财务防火墙 ”。

就像上海那家心理咨询机构提倡的“三不原则”就很不错:别替子女还消费贷款、不要资助非必要的教育支出、家庭经营的风险也别轻易去替他们担着 。

三 、保健品消费

武汉退休的刘医生 ,他买保健品的事儿可真让人深思。

他连续5年买了好多像“量子床垫”“石墨烯护膝 ”这样的保健品,花了18万啊。

可你猜怎么着?体检的时候发现好多指标都更差劲了 。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保健品行业里,80%的宣传都是假的。

还有那些卖保健品的 ,更黑心,先给你来个“免费体检”,再安排个“专家义诊” ,让你觉得可靠谱了,然后就骗你买买买。

有地方法院破获的保健品诈骗案,一个人能被骗23万呢!

所以啊 ,咱们得讲究科学养生 。

别老信那些保健品了,平时多吃点蔬菜、鸡蛋,再天天出去走走路 ,比吃啥保健品都强 。

上海有社区医院统计了 ,每年花600块做个基础体检 ,得重病的漏诊率能下降72%呢。

四、人情借贷

成都有一位退休的公务员,叫老赵 ,他因为给侄子担保贷款,最后房子都被查封了,这教训真是太深刻了。

“人情债务 ”在咱们老年人里现在也是越来越多 ,某地法院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跟担保有关的案子,每年都增长19% ,而且83%的担保人都要承担连带责任 。

更可气的是,有些骗子就是利用咱们亲戚朋友介绍的关系骗钱。

有些地方破获的“养老贷 ”,受害者平均年龄都65岁了。

咱们得给自己立个规矩 ,就像建立“人情借贷黑名单”一样 。

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别轻易给亲戚担保,要是真有帮助亲戚的钱 ,比如有亲戚需要用钱 ,也得经过家里人一起开个会讨论,然后得让对方写正规的借条,还得说明白这笔钱是用来干啥的。

咱们得把自己的退休金看好 ,这不只是钱的事儿 ,更是咱尊严和生活品质的事儿。

以前觉得随便花钱挺慷慨,现在才明白这可能真是在消耗咱们剩下的养老钱 ,这可比生病还可怕呢 。

咱得像拿着放大镜一样,看看花每一分钱是不是都值得,还要能嗅出潜在的风险。

只有把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 ,咱们晚年才能过得舒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愿望啊。

本文来自作者[衷子晴]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life/202506-10643.html

(8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衷子晴
    衷子晴 2025年06月21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衷子晴”!

  • 衷子晴
    衷子晴 2025年06月21日

    希望本篇文章《退休后,收起你的大方,这四种“糊涂钱”能不花就别花》能对你有所帮助!

  • 衷子晴
    衷子晴 2025年06月21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衷子晴
    衷子晴 2025年06月21日

    本文概览:退休之后啊,咱可得把以前的大方劲儿收一收了。有四种钱啊,能不花就别花,不然很容易掉进陷阱里去。68岁的陈阿姨,退休前是个教师,在社区银行办业务的时候,被理财经理忽悠着把自己的养...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