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转自 壹壹呐 博物小记 狼噬牛纹金牌饰(战国)1972年内蒙古伊可昭蒙杭锦旗阿鲁登出土,这件牌饰用黄金制成,牌面上压制出四狼噬牛的纹样。狼噬牛纹是典型的中亚草原艺术风格,受中亚...

转自 壹壹呐 博物小记


狼噬牛纹金牌饰(战国)

1972年内蒙古伊可昭蒙杭锦旗阿鲁登出土 ,这件牌饰用黄金制成,牌面上压制出四狼噬牛的纹样。狼噬牛纹是典型的中亚草原艺术风格,受中亚草原游牧民族的影响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楼阁人物金簪(明嘉靖)

1958年江西南城长塘街益庄王墓出土 ,平插式簪,簪首为一栋上下两层的楼阁,上层有四人 ,两人倚坐正中,侍女分立于两侧;下层有三人,中间一人端坐 ,两侧各一侍女执物侍候。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嵌宝石绿松石兽纹金饰牌(战国)

1972年内蒙古伊可昭蒙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 ,金饰牌正面为虎 、鸟图案,以虎形图案为主,身上镶嵌红宝石和绿松石;在虎的身上及尾部有群鸟图案。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石洛侯印”金印(西汉)

高1.8厘米 ,印面边长2.4厘米,传清嘉庆年间山东诸城出土,侯国官印 ,印面刻篆书“石洛侯印 ”,金质龟钮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滇王之印”金印(西汉)

高1.8厘米,边长2.3厘米 ,重89.5克,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印为金质,蛇钮 ,印钮与印身为分铸后焊接而成,印面凿刻篆书“滇王之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镶宝石金手镯(明嘉靖)

直径6.5厘米,宽2.6厘米 ,重139克 ,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长塘街益庄王墓出土,外壁满饰纹样,爪镶有八块颜色各异的宝石镶嵌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金耳饰(商)

1980年山西太谷白燕遗址出土 ,金耳饰为锤揲制作而成,下端延展成勾云形薄片,另一端渐细 ,作细丝状。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龙凤纹金执壶(明万历)

通高12.5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5.7厘米 ,1958年北京昌平定陵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累丝镂雕花纹金镯(明万历)

直径7.5厘米,1958年北京昌平定陵出土,金镯为一对 ,内底为一圈金片,外层以金丝镂雕花纹,手镯内刻铭文“大化 ”二字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金瓶(明万历)

通高26.5厘米 ,口径9.1厘米 ,底径13.9厘米,1958年北京昌平定陵出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立凤金簪(明永乐二十二年)

1958年江西南城长塘街益庄王墓出土,簪首为一只金凤 ,立于一片祥云顶端。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簪镶宝石金冠(明嘉靖二十六年)

长11厘米,1958年江西南城长塘街益庄王墓出土,明益庄王朱厚烨万妃棺中出土。这件金冠精美绝伦 ,其上对称镶嵌五十五颗各色宝石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马头鹿角形金步摇(北朝)

高16.2厘米,重约70克,1981年内蒙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出土。步摇的基座为马头形 ,马头上分出呈鹿角形的枝杈,马头和鹿角形的枝杈上镶嵌珠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

素材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本文来自作者[咎子睿]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wiki/202507-15911.html

(56)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咎子睿
    咎子睿 2025年07月03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咎子睿”!

  • 咎子睿
    咎子睿 2025年07月03日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金饰藏品》能对你有所帮助!

  • 咎子睿
    咎子睿 2025年07月03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咎子睿
    咎子睿 2025年07月03日

    本文概览:转自 壹壹呐 博物小记 狼噬牛纹金牌饰(战国)1972年内蒙古伊可昭蒙杭锦旗阿鲁登出土,这件牌饰用黄金制成,牌面上压制出四狼噬牛的纹样。狼噬牛纹是典型的中亚草原艺术风格,受中亚...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