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最近,汽车圈子里关于智能驾驶的讨论,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特别是“AI大模型上车”这个概念,简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你瞧,像小鹏、理想这些造车新势力,在智能驾驶这块儿的投入和动...

最近,汽车圈子里关于智能驾驶的讨论,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特别是“AI大模型上车”这个概念 ,简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瞧,像小鹏、理想这些造车新势力,在智能驾驶这块儿的投入和动作 ,可真是不小。他们车上的辅助驾驶模型,参数量都快赶上好多大型AI模型了。但问题来了,参数多就一定意味着智能驾驶体验好吗?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	,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我们先从小鹏汽车说起 。这家公司最近放出消息,打算在车端部署一个至少70亿参数的大模型。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把云端的大模型直接搬到车上嘛?错!事情没那么简单。

其实 ,这个“车端大模型 ”是小鹏从他们自己正在捣鼓的“小鹏世界基座大模型”里“提炼”出来的 。这就像武侠小说里,宗师把毕生功力浓缩成一本秘籍,再传授给弟子一样。为啥要这么做呢?

原因很简单 ,车上的芯片算力、存储和内存带宽都有硬性限制 ,直接把动辄几百上千亿参数的大模型塞进去,车子根本跑不动。所以,小鹏采取了一种名叫“知识蒸馏 ”的方法 ,把云端大模型的精髓提炼出来,浓缩成一个既能跑得动,又能保留核心能力的“精华版”模型 。

这个“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可不一般 ,小鹏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布局了。它是一个720亿参数起步的超大规模模型,融合了海量的多模态驾驶数据训练而成。说白了,它就是一辆车的“超级大脑 ” ,能够看懂复杂的视觉信息,进行链式推理,甚至直接生成驾驶动作指令 。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	,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下个月的AI科技日,小鹏就要把这个“超级大脑”正式公之于众了 。等到这个“超级大脑”在云端训练成熟,它里面的核心部分就会被“传功 ”到车端的小模型上 ,让每一辆小鹏汽车都拥有更强的智能驾驶能力。

为了确保这套“武功秘籍”能够顺利传到车上 ,小鹏在硬件和研发资源上都投入了巨资。硬件方面,他们从2020年就开始自主研发“图灵”AI芯片,这颗芯片就是专门为AI大模型和端到端智能驾驶设计的 ,AI算力高达700Tops,能轻松处理300亿参数的大模型,跟英伟达最新的Thor芯片有的一拼 。

今年6月 ,“图灵 ”芯片已经在2025款小鹏G7上量产首发。而在研发资源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更是亲自挂帅,把所有AI资源都集中到了基座模型团队 ,力保这个70亿参数的“世界基座模型 ”能够成功上车。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再来看看理想汽车 。他们在这场“模型上车”的竞赛中,也算是走在前列的。虽然现在车端的模型参数是40多亿 ,但别小看这个数字,这已经比他们之前的端到端模型提升了十倍不止。而且,据业内人士透露 ,等明年理想自己研发的辅助驾驶芯片上车后 ,车端的VLA模型参数就能飙升到70多亿,直接追平小鹏的“精华版”大模型 。

理想最初实现“模型上车 ”的方式也挺有意思。他们巧妙地在车里部署了一个参数量较小 、但运行速度相对慢一些的VLM大模型。去年10月,理想推出了基于端到端+VLM的辅助驾驶方案 。

简单来说 ,就是把端到端系统作为“快系统”,负责主体的驾驶决策和控制。而VLM模型作为“慢系统”,则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副驾驶 ,在关键时刻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判断。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这两个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 ,共同提升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而且,这两个系统是部署在双Orin X控制器上的,每颗Orin芯片独立服务一个模型 ,互不干扰,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

不过,现在理想更倾向于使用VLA模型 ,并且已经向所有AD MAX车型用户推送了VLA司机大模型。这个VLA模型可不是一般的货色 ,它最早由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推出,现在已经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主流技术框架。

它拥有一个完整的“脑系统 ”,能像人一样理解语言、进行思维链推理 ,既能“看”懂路况,又能“想”明白驾驶意图,还能真正“执行 ”驾驶动作 。这种接近人类运作方式的模型 ,自然让小鹏、理想等车企趋之若鹜。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为了明年能够顺利部署更大参数的VLA模型,理想汽车今年也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先是5月份 ,原端到端负责人夏中谱离职 。接着上个月,理想更是把辅助驾驶团队拆分成了11个二级部门。这一系列的动作,无疑是为了让研发流程更加扁平化 、高效化 ,更好地推进AI大模型的研发。

当然,除了小鹏和理想,华为和蔚来也在智能驾驶AI领域展现出了自己的“野心” 。华为的WEWA架构 ,玩的是“云端世界引擎调教车端世界模型”那一套 ,通过云端的强大算力来不断优化车端的模型表现。而蔚来则选择在车端直接部署世界大模型,希望能通过更强的车端能力,为用户带来更极致的智能驾驶体验。

看起来 ,AI大模型似乎正在彻底改变汽车行业的智能驾驶格局 。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但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AI大模型参数量大 ,并不代表辅助驾驶的表现就一定更好。

我们看看行业的“优等生 ”特斯拉。他们依靠端到端技术,已经在部分区域实现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 。还有像地平线、Momenta这些专业的辅助驾驶供应商,他们也通过端到端技术 ,打造出了非常出色的辅助驾驶产品 。

反观一些高调宣传AI大模型的车企,他们的辅助驾驶表现不仅被迅速追平,甚至在某些车控体验上还被超越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像特斯拉、Momenta这些企业 ,用更少的车端模型参数,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所以,AI模型参数量和辅助驾驶效果之间 ,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必然的联系 。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,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核心原因在于:端到端技术,它更强调的是模仿人类的驾驶行为,它学习的是人类“怎么开”。而大模型的优势在于它的逻辑推理能力 ,它更强调“像人一样思考”。

但是,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首先是空间感知 。也就是说 ,车辆要像人一样,能够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 、识别障碍物、理解路况信息。大模型的逻辑推理能力,只有在少数复杂的场景下才能发挥出它的威力。

如果车企还没有把端到端的空间感知和驾驶决策能力打磨好 ,就一味地追求部署更大参数的模型,那么车端大部分的算力资源,就会被用于处理大语言模型的推理上 ,而留给最核心的空间感知的资源反而会变得很少,最终可能会导致辅助驾驶体验不升反降 。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既然参数大不一定好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车企执着于搞AI大模型?我觉得这背后有几层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 ,不少车企的业务野心正在扩大,他们不只满足于造车,更想在“具身智能 ”领域有所建树。比如理想汽车 ,去年年底李想就在“理想AI Talk ”活动上明确表示,要把理想定义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汽车只是他们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空间机器人” ,一个应用场景 。而他们现在力推的VLA模型,恰恰就是具身智能领域的主流技术框架。

小鹏也是如此,他们的“图灵”AI芯片 ,未来除了应用于汽车,还计划用在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上。这显然是在下一盘大棋,想把在智能驾驶上积累的能力 ,拓展到飞行汽车和更广阔的具身智能领域 。这就像一个科技公司,做手机成功了,下一步想做机器人 ,想做飞行器一样 。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,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另一方面,可能也掺杂了一些营销的考量。回想一下,之前ChatGPT横空出世 ,一夜之间火遍全球,AI大模型成了科技圈最炙手可热的词汇。紧接着,特斯拉V12在北美大范围推送后 ,“端到端 ”又成了智能驾驶领域的营销热词 。

现在,车企们纷纷把AI大模型装到车端辅助驾驶系统里,除了技术方面的考虑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想抢占舆论高地,进行品牌宣传。毕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AI大模型”这个词汇自带流量和科技感。

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提升辅助驾驶的真实体验 ,让用户开得更安全、更便捷 ,这才是车企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偏离了这个核心目标,再热闹的AI宣传,再花哨的技术概念 ,都可能会显得有些舍本逐末。

所以,对于当下的车企来说,或许更应该回归本质:先踏踏实实地把基于端到端技术的辅助驾驶体验做到极致 ,让车辆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在各种复杂路况下都能从容应对。这,或许才是纠正方向 ,赢得用户口碑的最佳路径 。毕竟,用户最终买单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体验 ,而不是空中楼阁般的概念。

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

本文来自作者[铁艺馨]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wiki/202510-52633.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铁艺馨
    铁艺馨 2025年10月17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铁艺馨”!

  • 铁艺馨
    铁艺馨 2025年10月17日

    希望本篇文章《70亿参数模型上车!品牌上演"神仙打架",AI辅助驾驶真要起飞了?》能对你有所帮助!

  • 铁艺馨
    铁艺馨 2025年10月17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铁艺馨
    铁艺馨 2025年10月17日

    本文概览:最近,汽车圈子里关于智能驾驶的讨论,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特别是“AI大模型上车”这个概念,简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你瞧,像小鹏、理想这些造车新势力,在智能驾驶这块儿的投入和动...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