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情绪失控?公开辱骂中方代表,众目睽睽之下当场破防,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华盛顿的秋天,本该是外交官们彬彬有礼、暗中博弈的时候,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却上演了一出罕见的“现场发飙”戏码。在记者会上,他竟公然点名批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扣上了“发表煽...

华盛顿的秋天,本该是外交官们彬彬有礼、暗中博弈的时候 ,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却上演了一出罕见的“现场发飙”戏码 。在记者会上,他竟公然点名批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扣上了“发表煽动性言论 ” 、“不请自来”甚至“行为不敬”的大帽子 ,语气激烈到近乎指责对方“失去理性 ”。这场面,不像是一场大国对话,反倒像是谈判谈崩了之后的情绪失控。

美国财政部长情绪失控?公开辱骂中方代表	,众目睽睽之下当场破防,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一、真相打脸:到底是谁在编剧本?

贝森特部长讲的故事听起来很戏剧化,但真相却简单得多 。中方直接甩出了事实:李成钢副部长8月底的华盛顿之行 ,是双方早就约好的正式访问 ,目的是落实两国元首的通话共识。行程光明正大,谈的也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正事。美方所谓的“不请自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

那为什么贝森特要突然翻脸 ,上演这出“指责大会 ”呢?原因很简单:谈判桌上没占到便宜,只好靠嗓门来凑。当时中美谈的一个焦点,是美国想对中国船只征收歧视性的“港口费” ,这明摆着是打压中国航运的单边主义行为。李成钢副部长当场把话挑明了:你这么干会破坏全球航运秩序,中方必然反制,到时候大家都不好过 。这明明是基于规则的理性提醒 ,但在输不起的美方听来,就成了“煽动” 。更讽刺的是,美方一边和中方代表坐着谈 ,另一边却在偷偷推进针对中国造船业的301调查。这种“说一套做一套 ”的把戏,才是真正破坏谈判氛围的根源。

美国财政部长情绪失控?公开辱骂中方代表,众目睽睽之下当场破防	,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二 、无能狂怒:谈不赢就骂 ,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焦虑

贝森特的这场失态,可不是偶然的脾气差,而是美国在中美博弈中越来越力不从心的真实写照 。最近几个月 ,中国打出了一套精准的反制组合拳:收紧稀土这种“高科技命脉 ”的出口、对停靠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加收费用、依法制裁违规美企。招招都打在美方的痛点上。美国嘴上喊着要报复,但实际上一算账,发现自己的制裁对中国影响有限 ,而中国的反制却能让自己成本飙升 、供应链受阻 。

这种“打不过又没办法”的挫败感,才是贝森特当场破防的深层原因。当在公平竞争中赢不了的时候,美国似乎只剩下“泼脏水”和“吼大叫 ”这两招了。这暴露的不是中国的强硬 ,而是美国霸权思维的虚弱——就像一个人发现讲道理没用后,开始气急败坏 。

三、释放的信号:世界已经变了,单边霸凌行不通了

贝森特部长的这场公开咆哮 ,释放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那个曾经习惯了对别人指手画脚的美国,正不得不面对一个它无法随意拿捏的中国。中国已经用实力证明,国际事务不是谁嗓门大谁有理 ,而是要看谁更遵守规则、谁能提供更稳定的供应链和更大的市场。

美国财政部长情绪失控?公开辱骂中方代表,众目睽睽之下当场破防,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

中方在这次风波中的回应始终冷静且留有余地,强调反制是“被动防御” ,希望美方“回到对话轨道” 。这种底气,来源于实力和定力。而美方的失态,恰恰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谁在维护全球贸易秩序,谁又在任性破坏。历史一再证明,靠霸凌和恐吓维持的地位终将崩塌 ,而基于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的关系,才是未来大国相处的正道 。贝森特的怒火终会消散,但中国那句“合作共赢 ”的提醒 ,才是世界真正应该听进去的强音 。

本文来自作者[姿妮]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wiki/202510-52749.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姿妮
    姿妮 2025年10月19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姿妮”!

  • 姿妮
    姿妮 2025年10月19日

    希望本篇文章《美国财政部长情绪失控?公开辱骂中方代表,众目睽睽之下当场破防,对外释放信号非同寻常》能对你有所帮助!

  • 姿妮
    姿妮 2025年10月19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姿妮
    姿妮 2025年10月19日

    本文概览:华盛顿的秋天,本该是外交官们彬彬有礼、暗中博弈的时候,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却上演了一出罕见的“现场发飙”戏码。在记者会上,他竟公然点名批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扣上了“发表煽...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