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20年后变废墟,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前言大庆的龙凤公园像个记录时间的标本。上世纪 80 年代是石油职工的 “后花园”,舞厅里响着迪斯科。2010 年后成了没人修的 “边缘地带”,危桥警示牌被风雨泡得泛黄。如今又靠...

前言

大庆的龙凤公园像个记录时间的标本。

上世纪 80 年代是石油职工的 “后花园”,舞厅里响着迪斯科 。

2010 年后成了没人修的 “边缘地带 ” ,危桥警示牌被风雨泡得泛黄 。

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,20年后变废墟,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

如今又靠 “破败美学” 成了网红,年轻人扛着相机来拍 “中式梦核” 大片。

这座公园的变迁 ,正是大庆这类资源型城市的缩影。

当我们喊着 “绿色转型 ” 时,却没人问那些老公共空间里,企业走了、政府没接 ,到底是谁在维持它的生命力?

谁建的?企业当 “大家长” 的黄金时代

1981 年建园时,龙凤公园压根不是政府项目 。

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20年后变废墟	,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那时候大庆刚设市政府没多久,石油企业还管着城市大小事,也就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

厂长兼着市政领导 ,土地 、财政都在企业手里,连学校 、医院、绿化都是 “企业办社会”。

为响应 “建设美丽油田” 的号召,大庆石化总厂把排污的董家泡圈起来 ,挖泥堆山、种荷花建公园 。

江南园林样式混着苏联庭院风格 ,还配了游戏厅 、饭店,门票、规矩全由厂里定。

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20年后变废墟	,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

厂志里写 “职工家属流连忘返”,说白了,这就是企业给员工建的福利空间 ,连水体净化都是意外之喜。

种的荷花不光好看,还能吸养分、抑藻类,把臭水泡子改造成了清水塘 。

这时候的公园 ,是企业权力的延伸:什么是美 、谁能使用、怎么管理,都由 “大家长” 说了算。

和攀枝花、东营的老厂矿公园一样,它们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 ,却也埋下了后来的隐患。

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20年后变废墟,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

谁管的?政企撒手后的 “真空期”

上世纪 90 年代末政企分离 ,企业开始剥离非核心业务 。

龙凤公园每年要几十万维护费 ,对石油企业来说成了 “包袱”,投入一年比一年少,直到彻底不管。可这 “烫手山芋 ” ,政府接得并不痛快。

大庆财政常年靠油化产业,钱更愿意投去建新区,工业集中的龙凤区排不上号 。

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	,20年后变废墟,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

2020 年为了扩能炼俄罗斯原油,公园周边还拆了不少居民楼 ,使用者更少了,修缮动力更弱 。

直到 2022 年政府才正式接手,可到现在官方还说 “在研究改造方案”。

没人管的公园成了 “野生空间”。

老职工照样来锻炼 ,野草从地砖缝里钻出来抢地盘,连廊成了留言墙,“得过且过 ” 的字迹没人擦 。

爬山虎把主体楼包成 “红叶墙” ,破窗里的游船锈成了摆设。

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,20年后变废墟,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以前被管着的草木 、风雨、尘埃,反倒成了新 “主人 ” ,它们决定哪里能走、哪里好看,把规划里的 “公共空间” 改成了自己的模样。

谁救的?野草和算法联手造网红

谁也没想到,救了这座公园的不是政策 ,是野草和手机里的算法 。

疫情那两年,大家没法远游,开始在本地 “寻宝”。

有人拍了红叶墙和破楼发上网 ,平台算法立马捕捉到 “本地探索 ”“废墟美学” 的热度,精准推给更多人。

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20年后变废墟	,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摄影师来拍光影,怀旧的人找童年记忆,年轻人跟风打卡 “梦核仙境 ” 。

连离乡的人都在评论区认亲:“我小时候在这楼里玩过西游记游戏机!”

算法把零散的照片编成了故事 ,红叶 、积雪、破窗里的阳光都成了 “主角”。

大家跟着网上的 “剧本 ” 找溢芳楼、拍红叶墙 ,反倒让没人管的公园活了过来。

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20年后变废墟,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

更有意思的是 ,年轻人说这 “破败感” 是 “中式梦核”,把 80 年代的园林设计和现在的荒芜,变成了理解家乡转型的镜子 ,热闹过 、迷茫过,却还藏着生机 。

结语

2025 年大庆要升级 8 座公园,加健身器材 、建露营草坪 ,可龙凤公园还在等方案。

这座老公园的故事戳破了一个真相。

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不光是拆工厂、种绿树的 “大工程 ”,更要接住那些微观空间里的烟火气 。

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	,20年后变废墟,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

企业撤了、政府慢了,但居民的记忆 、野草的生长、甚至算法的推送 ,都在悄悄给空间 “续命” 。

真正的转型 ,或许不是让所有老地方都变新,而是学会和这些 “野生生命力 ” 对话。

把网红热度变成改造动力,让老公园既能装下童年回忆 ,也能长出新的生活。

毕竟,城市的活力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是大家一起 “用” 出来的 。

本文来自作者[惜凡]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wiki/202510-54176.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惜凡
    惜凡 2025年10月31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惜凡”!

  • 惜凡
    惜凡 2025年10月31日

    希望本篇文章《80 年代的东北江南园林,20年后变废墟,现靠几片叶子“死而复生”》能对你有所帮助!

  • 惜凡
    惜凡 2025年10月31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惜凡
    惜凡 2025年10月31日

    本文概览:前言大庆的龙凤公园像个记录时间的标本。上世纪 80 年代是石油职工的 “后花园”,舞厅里响着迪斯科。2010 年后成了没人修的 “边缘地带”,危桥警示牌被风雨泡得泛黄。如今又靠...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