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迈进——从“十四五”看中国信心
新华社记者王希、周圆 、王悦阳
追逐梦想的征途 ,一程接着一程 。“十四五 ”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锚定奋斗目标、坚定发展信心 、保持战略定力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阔步前行。
乱云飞渡仍从容
1500亿件!这是截至10月11日,我国今年以来快递业务量的总规模。
纵向看 ,今年达成这一数据比2024年提前了37天;横向比,1500亿件相当于2022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的近八成 。
广袤田野的生鲜农产品,城市楼宇间的无人配送车 ,偏远地区的包邮包裹……小小快递,串起千城百业 、联通线上线下,是国内大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的晴雨表,更映射出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的强劲脉动。
风雨无阻向前行。“十四五”时期 ,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加广阔的海域——
发展再上台阶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全年经济总量有望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越来越多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锚”。
创新活力涌动 。“上天入海 ”等大国重器频频亮相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高端芯片等前沿领域硕果累累,杭州“六小龙”等一批科技企业“出圈”……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快速崛起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绿色基底鲜明。构建起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全社会消费的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中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画卷徐徐铺展。
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真底气 。
“十四五 ”时期,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我国经济顶住了压力 、增加了规模、提升了质量 ,为中国信心筑起最坚实的基座。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在“乱云飞渡”中沉着应变,在“中流击水”中综合施策 。
“十四五”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无畏的胆识和魄力,一次次作出关键抉择,带领亿万人民一仗一仗地打、一关一关地闯 ,中国式现代化步伐坚实。
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 ”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新征程上 ,不管乱云飞渡 、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 、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项主要指标中,直接事关民生福祉的有7项 。
从中央层面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出台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等多项生育支持政策,加速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把宏观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被一项项民生政策托举,汇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温暖底色。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比例达到97%;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一项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书写在物阜民丰 、万家灯火中。
为了人民而发展 ,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
从在田间地头摸索出的致富路径 ,到车间厂房里迸发的技术革新;从社区治理的“微创新”,到数字转型的“新模式”……这五年,一批批改革举措凝聚着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和创造精神,助力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闯关夺隘、行稳致远。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十五五 ”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为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
“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搭建人工智能高素质人才对外交流平台 ”……在网民的留言中 ,既有聚焦国家战略的宏观思考,又有关注民生问题的微观实践;既直面现实难题,又提出操作性路径 。
信心源自初心 ,信心根植于人民。
新征程上,锚定既定奋斗目标、坚定必胜信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激发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就拥有最可靠、最深厚 、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越是艰险越向前
真正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 ,不仅仅在于预判一时的潮汐方向,更在于主动顺应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 、引领历史发展 。
“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办好自己的事。”
这信心,源自创新力量的积聚成势 。
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 ,新一代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产品亮相……一周前,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相继发布 ,中国制造的韧性与活力跃然眼前。
一次展会可以管窥行业脉动。事实证明,“脱钩断链”、打压遏制,只会增强我国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 ,只会加速我国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 ”走到“生产线”,今年前三季度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事业大厦建得更高,科技强国根基夯得更实 ,创新活力奔涌。
这信心,源自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
“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改革开放的伟力 ,信心十足 、催人奋进。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把发展落差的势能变成协同发展的动能……“十四五 ”期间,改革“一子落”带动发展棋局“满盘活”。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稳步推进,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 ,连续多年举办进博会、广交会 、服贸会、消博会……“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正在成为更广泛的国际共识。
路子对了 ,就要坚持走下去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 ”,用“中国之治”赢得“中国信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
信心就是预期,信心就是希望,信心就是力量。
“十四五”即将收官 ,“十五五”新程将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 ,善于创造,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我们信心十足、底气十足 、力量十足!(完)
本文来自作者[章欢]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xinwen/202510-5325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章欢”!
希望本篇文章《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迈进——从“十四五”看中国信心》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迈进——从“十四五”看中国信心新华社记者王希、周圆、王悦阳追逐梦想的征途,一程接着一程。“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