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银铤铭文解析(二)

元代50两“元宝”银铤,北京公博评级MS62元代50两“元宝”银铤,北京公博评级MS62(续上篇)元代50两背“元宝”银铤锭面铭文中的“和中白银”与“拾成色”均为银锭成色名称,...

元代银铤铭文解析(二)

元代50两“元宝”银铤,北京公博评级MS62

元代银铤铭文解析(二)

元代50两“元宝 ”银铤 ,北京公博评级MS62

(续上篇)元代50两背“元宝”银铤锭面铭文中的“和中白银”与“拾成色 ”均为银锭成色名称,表示其成色纯正,品质优良 ,能有如此明确的标示,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当时政府的税收管理部门对于上缴中央的税银有着非常严格的铸造管理要求 。

银铤中显示出的“机构”与“官职”

“省监销铸官 ”是行中书省下设的官吏,负责管理 、监督银锭的销铸工作。“库官 ”是官库中的常设九品官职 ,负责管理银锭的收纳与保管。“销银官”是专门负责银锭销铸的官职 ,其地位在“库官”之下,通常由汉人担任 。“库子 ”是元代下层州役之一,负责看守官库、保管货物以及银钱货物的进出库等事务。“秤验银库子”则是专门负责鉴定银锭成色与重量的库子 ,为常设吏员。

“广盈库”是两浙运司下属的官库,由“提领 ”主管,“提领进义”与“副使刘”是在广盈库任职的官员 。“银匠 ”则是负责销铸银锭的工匠 。

“伍拾两”“重伍拾两”这两种铭文写法 ,均指明此枚银锭经过两次称重,且均达到了官方规定的重量标准。通过上述铭文解读,不难看出元庭政府对白银货币的铸造管理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上述官职与工匠的铭文揭示了元政府组织体系的完备性 ,同时也体现了对于上缴税银严格的成色与重量标准 。

在众多遗存的元代50两银铤中有一种最为特别,即银铤背面铸造有“元宝 ”二字。 “元宝”一词,源于“元朝宝货”之意 ,后逐渐演变为对块状金银货币的代名词。在元代银铤中,仅至元十三年、十四年的扬州元宝背面铸有阴文“元宝 ”二字,这一特色在后期铸造的银铤中再未出现 。史书记载 ,至元十三年 ,丞相伯颜在平定南宋后,下令将缴获的银两销铸成重五十两的银铤并特命在其背面铸造出“元宝 ”二字,以献皇帝。

元代银铤铭文解析(二)

元代50两“元宝”银铤 ,北京公博评级MS63

元代银铤铭文解析(二)

元代50两“元宝”银铤,北京公博评级MS63

尽管在元代末期已经有逐渐将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趋势,但其在真正的市场运作中还仅仅处于萌芽阶段。终其元代一朝的不足百年间 ,白银已广泛应用于赏赐 、大宗贸易、借贷及直接购买等领域,显示出社会用银制度已经在逐渐变化 。尽管元朝政府曾颁布禁银法令,但白银在民间的流通并未因此受阻 ,加之政府纸钞的滥发,至元二十二年,朝廷实施货币制度改革 ,承认白银与铜钱的货币地位,允许白银流通并恢复铸造铜钱。因此,作为早期白银货币代表的扬州元宝 ,其铸造与使用对于研究元代货币发展史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自作者[包自乐]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zheh/202510-53539.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包自乐
    包自乐 2025年10月25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包自乐”!

  • 包自乐
    包自乐 2025年10月25日

    希望本篇文章《元代银铤铭文解析(二)》能对你有所帮助!

  • 包自乐
    包自乐 2025年10月25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包自乐
    包自乐 2025年10月25日

    本文概览:元代50两“元宝”银铤,北京公博评级MS62元代50两“元宝”银铤,北京公博评级MS62(续上篇)元代50两背“元宝”银铤锭面铭文中的“和中白银”与“拾成色”均为银锭成色名称,...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