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一、中国跟美国的较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跟美国的博弈,近些年那是越来越热闹。从贸易战打得热火朝天,到科技领域你来我往,再到国际舞台上针锋相对,这俩大国之间的较量早就不是啥新鲜事了...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一、中国跟美国的较量不是一天两天了

中国跟美国的博弈 ,近些年那是越来越热闹。从贸易战打得热火朝天,到科技领域你来我往,再到国际舞台上针锋相对 ,这俩大国之间的较量早就不是啥新鲜事了 。

BBC的报道里经常提到,自打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美国对中国加关税 、制裁企业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反制措施一波接一波。

到2020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已经覆盖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商品 ,中国这边也对美国商品下了1100多亿美元的关税。这不是小打小闹 ,是实打实的硬碰硬 。

BBC在2021年的一篇报道里就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想通过经济压力让中国屈服,但结果呢?中国没退 ,反而更硬气了。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二、经济底气:中国有钱有市场,腰杆子硬

BBC常跟美国观众强调一点:中国不是小国寡民 ,经济体量摆在那儿,不是随便按几下就能瘪下去的。2023年,中国的GDP已经超过18万亿美元 ,虽然跟美国的25万亿还有差距,但这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 。

更别提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生产了全世界30%的工业品。从手机到电动车 ,从衣服到家电,全球供应链里“中国制造 ”这四个字可不是白叫的。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BBC在2022年的一篇分析里提到 ,中国有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 ,这是个谁都眼红的蛋糕 。美国想用关税逼中国就范,但中国反过来靠内需顶住了压力 。

比如,美国对中国的电子产品加税 ,中国就加大国内消费刺激政策,2020年“双十一”电商销售额就破了5800亿元人民币,比前一年还猛。这说明啥?中国有能力自己消化一部分冲击 ,不完全靠出口也能活得好好的。

再说出口,中国不光卖给美国,欧洲、东南亚 、非洲这些地方的市场也越铺越大 。BBC报道过 ,2021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额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成了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美国想掐中国外贸的脖子,但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只能靠单一市场吃饭的国家了。经济底气在这儿 ,BBC直言,中国不低头是因为它有本钱 。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三、体制特点:集中力量干大事 ,美国学不来

BBC还经常跟美国人讲 ,中国这套体制跟你们不一样,人家能集中力量干大事。美国是分散的联邦制,决策慢吞吞 ,中国这边一旦定了调子,执行力那是杠杠的。

比如说基础设施建设,BBC在2019年的一篇报道里就拿高铁举例子:中国的高铁里程到2023年已经超过4.5万公里 ,占全球的70%以上 。美国呢?高铁计划喊了多少年,到现在还是纸上谈兵。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再比如抗疫 ,2020年新冠疫情那会儿,中国全国一盘棋,武汉封城、全国支援 ,硬是把病毒摁住了。BBC当时报道说,中国这种“举国体制”让它在危机面前韧性十足 。

美国呢?各州政策五花八门,最后疫情拖了两年多还没消停。这种体制上的差别 ,直接决定了中国的应对能力比美国强硬得多。

还有芯片这事儿 ,美国制裁华为,BBC在2021年分析过,中国没坐以待毙 ,而是砸钱搞自主研发 。2022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国家队带头干 ,地方和企业跟上 。

反观美国,虽然也想搞“美国制造 ”,但企业各自为战 ,政府补贴落地还得看国会脸色。BBC总结得很到位:中国这套集中力量的打法,让它在硬仗面前不怕硬碰硬。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四 、民族心理:挨过打才知道站起来多重要

BBC还聊到一点特别接地气的:中国人的民族心理 。2021年的一篇报道里 ,他们提到,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记忆特别深刻,尤其是那段“挨打”的日子。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 ,这些事儿在学校里教了一遍又一遍 ,老百姓心里都门儿清。所以,中国人有个共识: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得受欺负 。这种民意基础 ,让中国政府在国际上腰杆子更硬。

再往前看,BBC还提到过1999年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事儿。那时候中国还不够强,吃了哑巴亏 ,但那股憋屈劲儿一直记到现在 。所以到了今天,中美较量的时候,中国人从上到下都憋着一口气:绝不能再让人随便欺负。

这种心理状态 ,美国人可能不太理解,但BBC分析得很透:这不是简单的意气用事,是历史教训刻在骨子里的结果。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	,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五 、科技硬实力:不被卡脖子才是真本事

BBC还跟美国人讲过,中国不低头的另一个大底牌是科技 。过去,中国科技靠进口 ,尤其是芯片 、软件这些关键东西 ,动不动就被美国卡脖子。

但这几年,中国憋着劲儿搞自主创新,成果还真不小。比如5G ,华为、中兴这些企业把技术做到全球领先,BBC在2020年报道过,美国制裁华为没让它倒下 ,反而逼着中国加快自己的步伐 。

2022年,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BBC分析说 ,这让中国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不用再看GPS的脸色 。还有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这些前沿领域,中国也没落下。

2023年,中国在AI专利申请上超过美国 ,成了全球第一。这说明啥?中国不光有钱有市场,还在硬实力上一步步追上来 。BBC直言,美国想靠技术封锁压住中国 ,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,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六 、国际朋友圈:中国不孤单

BBC还提到,中国不低头跟它的国际朋友圈也有关系。美国拉着盟友围堵中国,但中国也不是孤家寡人 。

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 ,BBC报道说,这让中国在全球有了一张不小的关系网。非洲、拉美、东南亚这些地方,很多国家跟中国合作得热火朝天。

比如巴基斯坦 ,中巴经济走廊这些年建得风生水起,BBC在2022年提到,这不仅是经济合作 ,更是战略靠山 。还有俄罗斯,中俄贸易额2023年突破2000亿美元,能源 、军事上越走越近。BBC分析 ,美国想孤立中国,但中国靠着这些朋友,硬是顶住了压力。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	,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七、为啥不低头?因为低头没好果子吃

BBC总结得挺实在:中国为啥不低头?因为低头没用 。美国要是真能一棒子把中国打服也就罢了 ,但现实是,美国的招数试了一轮又一轮,中国还是那句话:该干啥干啥。

贸易战打了几年 ,中国出口没垮,2022年贸易顺差反而创了8.3万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科技封锁搞了半天,中国自己的研发反倒突飞猛进 。

BBC在2023年的一篇评论里说 ,美国可能低估了中国这股“不服输 ”的劲儿 。中国的逻辑很简单:你越压我,我越要站起来给你看。低头换不来和平,只会让人得寸进尺。这种态度 ,从政府到老百姓,都透着一股子硬气 。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BBC的报道里常提到 ,中美博弈不是短跑,是马拉松。2023年,美国继续加码对中国的遏制 ,从芯片法案到印太战略 ,花样不少。

中国这边呢?没停下脚步,经济上稳增长,科技上追赶 ,国际上拉朋友 。BBC分析,中国不低头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战略。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	,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为啥这么说?因为中国知道,今天不硬,明天就没得选。2022年俄乌冲突后 ,美国冻结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资产,这事儿让中国看得很清楚: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

未来几年,中国估计还得在硬实力上下功夫 ,经济、科技 、军事都得抓牢。

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

本文来自作者[怜阳来了]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zlan/202506-13043.html

(12)

文章推荐

  • 北京小客车指标.北京小客车指标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系统系统维护:-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可能会定期进行系统更新和维护,这期间系统会暂时关闭或登录功能受限,导致用户无法登录。-解决办法:用户可访问官方网站或相关政府部门公告,了解系统维护的时间和进度,在维护完成后再次尝试登录。北京市小汽车指标调控信息管理系统提供

    2025年06月13日
    31
  • 6月18日下午,世锦赛传来全红婵的新消息,引发粉丝热议

    说起全红婵,大家想到的都是那个跳水的小姑娘,可她最近事儿不少。不光是比赛的事,家里头也有烦心事。她广东老家那个新房子,一直没盖好。本来都盼着住新家了,结果碰上坏天气,又是刮风又是下雨的,搞得地基里头全是水。施工队那边说,这事急不来,得慢慢来,这样混凝土才能更结实。这么一耽误,估计要到明年才能弄完了。

    2025年06月21日
    11
  • 大仗打了12天,已宣告结束!特朗普沦为笑话,伊朗只剩一条路可走

    根据伊朗国家电视台6月24日发布的最新消息称,伊朗对以色列停火!以伊这场大规模冲突到2025年6月24日,大仗打了12天,参战各方已明显不想再战。在2025年6月23日,对美军在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动了导弹袭击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一边庆祝,成功防御了伊朗导弹打击,没能造成任何损失;一边发布“好消息

    2025年06月24日
    13
  • 【成都限行时间新规2022年4月,成都限行时间新规2020年】

    成都车辆限行时间2022年4月年4月成都车辆限行时间为工作日7:30至20:00。限行范围是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G4202)以内所有道路。星期星期天因法定节假日调休变更为工作日的,当日不实施“尾号限行”。限行车辆按照机动车号牌(含临时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分为五组,每个工作日禁止一组上述限行时间

    2025年06月28日
    9
  • 上海外地车牌限行时间2020(上海外地车牌限行时间2020高架)

    上海中环外地车限行时间〖壹〗、工作日07:00-20:00(节假日除外):中环路(全线)禁止悬挂外省市机动车号牌的小客车、使用临时行驶车号牌的小客车、未载客的出租小客车及实习期驾驶员驾驶的小客车通行。请外地车辆驾驶员严格遵守上海市的交通限行规定,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避免违规行驶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2025年06月29日
    8
  • 防控疫情怎么读(疫情防控怎么拼音)

    疫怎么读疫拼音yì部首疒笔画数9疫的笔顺详解疫字笔画写法“疫”的解释疫拼音:[yì](1)◎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组词】:瘟疫。鼠疫。防疫。检疫。疫情。免疫。“疫”字在新华字典中只有“yì”这一个读音,也就是说标准的普通话读音

    2025年04月17日
    145
  • 1983年严打,首战就在唐山,当年的黑恶势力有多么嚣张

    “北戴河方向有群众拦车!”1983年7月酷暑中,警卫员急促的汇报声打破车队的平静。此刻正行驶在国道上的车队突然急刹,前排车窗玻璃瞬间被碎砖块砸出蛛网状裂痕——这惊心动魄的场面,正是当年唐山“菜刀队”最后的疯狂。当这场震动全国的治安风暴四十年后再度被舆论聚焦时,人们不禁要问:当年盘踞唐山的黑恶势力究竟

    2025年06月28日
    9
  • 人民日报社论:坚定信念信心 阔步复兴征程

    原标题:坚定信念信心阔步复兴征程(社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时间镌刻传奇,奋斗创造历史。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一个历经风雨、千锤百炼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初心如磐、信念更坚,正带领亿万人民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凯歌行进,

    2025年07月01日
    8
  • 本田CRV故障少,如今降价也大,但这些真实短板,不说出来我难受

    本田CRV故障少,如今降价也大,但这些短板却也很明显,不说出来我憋的难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本田CRV这台车的优缺点,咱不吹不黑来讲,全是一些车主真实体验!本田CRV让车主满意的点:现在聊起本田CRV这台车,很多人都觉得现在入手这台车很合适,起码价格降下来了,比起前些年确实便宜了很多。如今入门版车型

    2025年06月20日
    11
  • 不装睡了!美国轰炸之后,伊朗亲美总统佩泽希齐扬称:绝不弃核!

    前言难得清醒,伊朗总统终于发出了强硬的讲话,这也是两国开战以来罕见的场景。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宣布在2周内决定,是否要对伊朗发动进攻,亲美的伊朗总统就宣布从未放弃寻求发展核武器。同时,他的讲话中还透露出更多将来的计划。这是要清醒了吗?亲美总统发表强硬讲话伊朗的国家政府在国际上无疑是特殊的存在,虽然是表面

    2025年06月23日
    12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06月2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怜阳来了”!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06月26日

    希望本篇文章《最了解中国的果然还是中国的敌人,BBC向美国解释中国为啥不低头》能对你有所帮助!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06月2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06月26日

    本文概览:一、中国跟美国的较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跟美国的博弈,近些年那是越来越热闹。从贸易战打得热火朝天,到科技领域你来我往,再到国际舞台上针锋相对,这俩大国之间的较量早就不是啥新鲜事了...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