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烽火巍观匠心出品同祖国并肩望复兴景大家好[微风]欢迎收看【烽火点评】,11月7日,在巴西贝伦气候峰会的场边,荷兰首相斯霍夫公开表示,中方已经同意恢复向安世中国工厂的芯片出口。但...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	,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烽火巍观

匠心出品

同祖国并肩望复兴景


大家好[微风]欢迎收看【烽火点评】,11月7日 ,在巴西贝伦气候峰会的场边 ,荷兰首相斯霍夫公开表示,中方已经同意恢复向安世中国工厂的芯片出口。

但引人注意的是,荷兰方面表示 ,他们仍然坚持免职安世前CEO张学政,且中方同意了 。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表面上看 ,这似乎是一次中国的让步,然而,看似简单的出口恢复背后 ,隐藏的却是一场长达数月 、牵扯多国的产业控制权争夺战。

那么中方真的让步了吗?安世的控制权最终归属谁?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强硬接管的背后

9月30日,荷兰方面突然对张学政的职位提出了安全担忧 ,这位曾带领安世在全球芯片市场崛起的中国企业家,被点名要求撤换。

紧接着,荷兰政府正式启动《商品供应法》 ,以国家安全为由 ,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剥夺了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的控制权 。

不仅如此,还发布部长令 ,赋予政府否决安世关键决策的权力,这一纸行政命令,直接将安世的经营主导权从中国企业手中夺走 。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	,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与此同时,张学政也被荷兰法院暂停CEO职务,他在欧洲多年经营的团队被迅速架空 ,原本属于中国投资者的企业,一夜之间成了荷兰政府直接干预的对象。

外界很快意识到,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纠纷 ,而是一次政治色彩浓厚的产业干预。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面对突变局势,中国方面并未坐视不理 ,到了10月初 ,中国商务部立即发布出口管制,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向荷兰出口高性能芯片与组件 。

这一决定直接切断了荷兰工厂的原材料供应,给其生产线带来巨大冲击。

而安世荷兰方面则开始反击 ,声称中国工厂产品存在质量与合规问题,拒绝支付晶圆采购费,并暂停了对中国工厂的原材料供给 ,表面上是财务纠纷,实质却是控制权争夺下的技术封锁。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但美国突然在10月底宣布暂停50%穿透规则一年 ,这一政策原本是美国限制中资控股企业的重要工具,美国此举,被视为对中美贸易局势缓和的姿态 ,同时也直接削弱了荷兰接管安世的借口 。

种种迹象表明,事件的背后,不只是荷兰与中国的对抗 ,更有美国在其中推波助澜。

那既然如此 ,中国为何在荷兰不恢复张学政职务的前提下,同意安世出口?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多边博弈的棋局

其实进入11月 ,形势开始出现变化,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项目予以豁免,实行个案审批制度。

这看似是放松 ,其实是中方掌握主动权的一种方式,每一笔出口都要经过审批,等于将主导权牢牢握在中国手中 。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	,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很多人看到中方“恢复出口 ”,就认为是妥协,实则忽略了背后的操作空间 ,中方通过“个案审批”制度,仍然牢牢掌控着制衡权,恢复出口并不代表放弃原则 ,而是展示责任与能力的对外表态。

有一个细节同样值得关注 ,就在荷兰首相宣布中方恢复出口后,11月8日《联合早报》报道,北京方面也正式确认 ,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出代表赴华进行磋商。

这说明中方并未关闭沟通大门,而是在关键节点上展现出足够的外交从容与灵活度 。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至于张学政的免职问题 ,外界认为中方已经让步,其实并不准确,目前张学政是否最终回归 ,并没有明确终局,中方只是暂时不再将其作为恢复出口的前置条件。

这背后更多是一种策略上的调整,既避免将问题彻底激化 ,也为后续谈判留下空间,通过先恢复部分供货,再在磋商过程中争取更大利益 ,是更具主动权的谈判方式。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,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同时,通过本次事件,中国加快了国产芯片企业的替代进程 ,如华润微、比亚迪半导体等企业迅速填补空缺,国内市场的独立性显著提升 。

在国际层面,中方不仅没有被孤立 ,反而在规则制定与供应链稳定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荷兰的信誉则在此次事件中遭到重创,对外资投资环境造成不小阴影 。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	,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从这个角度看,表面上的退让,背后是以更大格局的布局 ,真正的胜算,并不在一时一地的让与不让,而在长远的掌控与主导。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	,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谁在真正主导?

从整个过程来看 ,中方的每一步都显得非常清晰,面对突如其来的接管行动,中国并没有被彻底激怒 ,而是通过制度化手段进行反制。

从出口管制、个案审批,到对关键企业豁免,再到推动国产替代 ,中方始终掌握着节奏 。

而荷兰方面虽然口头上欢迎供货,却在张学政问题上寸步不让。

这种态度,反而让外界看清了荷兰政府的真实意图 ,并非担心国家安全,而是不愿放弃对安世的控制。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此外 ,安世中国工厂承担着全球70%的封装测试能力,对全球芯片供应链至关重要,若继续断供 ,安世全球销售额将下滑15% ,荷兰本地将损失2000个工作岗位,这也是荷兰政府不得不软化态度的重要原因 。

而中国方面,早已在上海投资建设新一代晶圆厂 ,总投资高达120亿元,并全面提升国产28nm以上车规器件的产能利用率,从75%提升到90% ,这也意味着,安世一旦彻底脱离中资控制,其国际竞争力也将受到巨大冲击。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	,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很多人看到荷兰方面称中方恢复出口,并保持对张学政的免职,就认为是妥协 ,实则忽略了背后的操作空间。

中方通过个案审批制度,仍然牢牢掌控着制衡权,恢复出口并不代表放弃原则 ,而是展示责任与能力的对外表态 。

从这个角度看 ,表面上的退让,背后是以更大格局的布局,真正的胜算 ,并不在一时一地的让与不让,而在长远的掌控与主导。

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结语

安世事件看似是中荷之间的贸易纠纷 ,实则是全球供应链 、安全与产业主导权的博弈。

中方并未让步,而是以稳健策略与制度优势,化解了危机 ,同时强化了自身的产业韧性 。

张学政的职位问题虽没有解决,但中国在这场博弈中的主动权,已经显而易见。

今天的【烽火点评】到这就要结束了 ,期待与大家共阅下期内容,我们下个文章见[比心]

本文来自作者[怀绿]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zlan/202511-56878.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怀绿
    怀绿 2025年11月09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怀绿”!

  • 怀绿
    怀绿 2025年11月09日

    希望本篇文章《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能对你有所帮助!

  • 怀绿
    怀绿 2025年11月09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怀绿
    怀绿 2025年11月09日

    本文概览:烽火巍观匠心出品同祖国并肩望复兴景大家好[微风]欢迎收看【烽火点评】,11月7日,在巴西贝伦气候峰会的场边,荷兰首相斯霍夫公开表示,中方已经同意恢复向安世中国工厂的芯片出口。但...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