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6月23日讯 6月20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长城文创采风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古北口线作为首场活动,吸引了文创企业、设计师及高校近20名成员参与 。采风营聚焦古北口镇 ,从古代军事防御到近代抗战历程的历史脉络,重点挖掘将军台 、卧虎山及蟠龙山长城的城防布局,为2025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长城文化主题衍生商品赛道提供了兼具历史厚度与创新潜力的创作素材。
古北口长城始建于南北朝 ,经隋、唐、辽 、金历代修缮,至明代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活动中,专家现场解读古北口“山水城防”格局——依托燕山山脉天然屏障 ,以蟠龙山、卧虎山为两翼,潮河、汤河为护城河,形成“两山夹一河 ”的险要地势 。镇城北门的砖石拱券结构与敌楼 、烽火台的布局 ,展现了明代“以墙为线、以台为点、以城为面”的防御智慧,采风营成员们通过观察记录敌楼箭窗和城墙马道构造,获取了大量建筑细节素材。
在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 ,成员重点调研了1933年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依托古北口城防工事抵御日军的历史。古代长城的城垛 、敌台成为近代战士的掩体,大家被展陈中“战士家书”等珍贵文物深深触动——泛黄信纸上“守土有责,虽死无憾 ”的字迹 ,与城墙砖体上残留的弹痕形成情感呼应,成为“抗战记忆”文创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 。这些家书既展现了战士的家国情怀,也为挖掘长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提供了鲜活素材。
活动当日下午 ,全体成员徒步登临将军台(蟠龙山长城制高点),俯瞰卧虎山与蟠龙山长城的壮丽景观。此处城防布局呈现“V”字形山脊走向,两侧城墙随山势起伏 ,敌台沿山脊线等距分布,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防御态势 。成员们实地观察并记录了卧虎山长城“长城倒挂”奇观(城墙沿陡峭山崖垂直而下)、蟠龙山长城24眼楼(罕见的大型敌台 ,兼具防御与屯兵功能),以及两山之间潮河河谷的军事封锁线遗址等重要城防景观。登临过程中,专家结合地形讲解古代“据险制塞”的城防理念 ,与近代抗战中“利用地形开展游击 ”的战术呼应,让成员们直观理解长城作为“活态军事史教科书”的文化价值。
在长城文创小院研讨环节,成员们与专家围绕“系统性挖掘长城文化价值”展开深入探讨,形成多元创作方向 。
一是构建北京长城文化点位联动体系。有的设计师提出将北京地区各长城段(如古北口、八达岭 、慕田峪等)作为整体文化IP进行开发 ,打造可拆分、可组合的系列文创产品。例如设计“北京长城文化地图拼图 ”,每一块拼图对应独立长城段,既呈现古北口“山水城防”的军事智慧、八达岭“天下九塞”的磅礴气势 ,也融入各段独特的历史故事与建筑特征,让公众通过文创产品系统认知北京长城的整体脉络。
二是深化单一长城段的文化特色转化 。针对古北口段,有的团队计划结合其“古代军事防御+近代抗战历史”的双重属性 ,将城防建筑细节(如敌楼箭窗、城墙砖纹)与抗战文化元素相融合。尤其以“战士家书 ”为灵感,计划开发“长城家书”系列文创,如将抗战家书文字转化为书签 、笔记本烫金文案 ,或设计可书写的“时空明信片”,让现代人与历史战士形成情感对话,既传递爱国精神 ,又通过温情化设计引发情感共鸣。
本次采风营活动系统梳理了古北口从古代军事要塞到近代抗战阵地的完整历史脉络,让成员们现场感受了建筑形制、防御战术、历史事件 、战士家书等20类核心要素,通过“军事史+家国情 ”的立体挖掘,为长城文创提供了“硬核历史支撑+温情情感连接”的创作框架 ,也为下一步文创开发设计注入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 。
本文来自作者[铁艺馨]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zsfx/202506-1168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铁艺馨”!
希望本篇文章《2025长城文创采风营活动启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中国网北京6月23日讯 6月20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长城文创采风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古北口线作为首场活动,吸引了文创企业、设计师及高校近20名成员参与。采风营聚焦古北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