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最近几年,全球贸易圈子里最热闹的话题之一,恐怕就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了。2025年7月,这位美国总统又放大招,给全世界发了个“最后通牒”:除了中国这个“特例”,其他国家要是没能在...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	,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最近几年,全球贸易圈子里最热闹的话题之一 ,恐怕就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了 。2025年7月,这位美国总统又放大招,给全世界发了个“最后通牒”:除了中国这个“特例 ” ,其他国家要是没能在规定时间内跟美国谈妥贸易协议 ,就得面对高额关税的“大棒”。连日本这个美国的老盟友都没能躲过去。

一 、事件背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是怎么来的?

要聊这事儿,得先从特朗普的贸易思路说起 。他从2016年第一次当总统开始,就一直推“美国优先 ”这套东西。简单来说 ,他觉得全球化让美国吃了大亏,制造业岗位跑到了中国、墨西哥这些地方,美国自己的工人没活干 ,贸易赤字还越来越大。2023年,美国商品贸易赤字破了1万亿美元,这数字在特朗普眼里就是个“耻辱” 。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	,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所以他上台后就没少折腾 。2018年 ,他对中国进口商品加了关税,点燃了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后来2020年他输了选举,拜登上台稍微缓和了一下局势 ,但2024年特朗普卷土重来 ,再次当选后,贸易政策立马又硬了起来。2025年4月9日,他在白宫扔了个大炸弹:宣布对除中国以外的国家暂停加关税90天 ,给这些国家到7月9日之前跟美国谈妥的机会,但对中国直接把关税提到145%,一点喘息的空间都没留 。

为啥这么狠?特朗普觉得自己是在“保护美国”。他在宣布政策时说了:“我们不能再让其他国家占美国的便宜 ,尤其是中国,他们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话听着挺硬气,但也透着点孤注一掷的味道 。他给盟友90天的宽限期 ,说是“给你们一个机会 ”,但这机会背后是大棒子,谁不听话就砸谁。

二、事件经过:90天里发生了啥?

这90天可不平静 ,各国跟美国谈得热火朝天。先说中国,美国一开始对咱们加了145%的关税,摆明了要下狠手 。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 ,在日内瓦跟美国磨了好几轮 ,最后谈了个90天的“休战协议”。双方都把关税降了点,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降到30%,中国对美关税从25%降到10%。这算是个暂时喘口气的结果 ,说明中国在谈判桌上还是有点硬气的 。

其他国家就没这么顺利了。英国倒是挺积极,第一时间跟美国签了个框架协议,但那东西看着更像是“君子协定” ,没啥实质内容。到了7月,宽限期还剩7天的时候,大多数国家跟美国的谈判还是卡壳了 ,尤其是日本,成了特朗普重点“敲打 ”的对象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好几次点名日本,说日本车在美国卖得满街都是 ,但日本就是不买美国的大米 。他还抱怨日本被美国“宠坏了”,威胁说如果7月9日之前谈不拢,就对日本商品加30%到35%的关税 ,汽车关税保持25%。日本这边急了 ,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跑去白宫跟特朗普面谈,想尽量保住点利益。日本愿意在能源上多买点美国的东西,但农业这块死活不松口 ,说这是农民的命根子,不能随便让步 。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	,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7月2日那次会面没谈拢,特朗普出来就放狠话 ,说日本再不让步就等着瞧。日本政府也不含糊,首相石破茂在议会里喊话,说要保护本国农民 ,同时争取跟美国谈出个平衡的结果。可惜,到了7月9日,日本还是没跟美国达成协议 ,美国直接把关税砸下来了 ,日本商品30%,汽车25%,一点情面没留 。

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去。欧盟说不会接受不公平的协议 ,韩国想着多跟亚洲国家抱团,印度本来想捡漏填补中国对美出口的空子,结果也被美国盯上 ,纺织品和电子产品都得加税。全球贸易这盘棋,愣是被特朗普搅得乱七八糟 。

三 、事件影响:谁挨了打,谁得了利?

日本这次真有点“躺枪”的感觉。作为美国的老盟友 ,日本2024年对美出口21万亿日元,汽车占了28%。关税一来,日本车在美国贵了不少 ,丰田、本田这些车企的股价直接跳水 。出口港的货堆着没人要,工人干活都没劲了。农业这边也不好过,美国大米要是真低价冲进来 ,日本本地农民日子更不好过。经济学家算了笔账 ,关税如果长期这么搞,日本GDP可能缩水0.5%到1%,这对经济本来就疲软的日本来说不是小数字 。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	,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美国这边呢 ,特朗普的支持者觉得他干得漂亮,说关税保住了制造业,工厂又能开工了 。但反对派不这么看 ,进口东西贵了,老百姓买东西得多掏钱。超市里的进口食品、电子产品价格蹭蹭涨,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人算过 ,如果贸易战再这么打下去,美国消费者一年得多花500到1000美元,日子可不好过 。

为了稳经济 ,特朗普还推了个“大而美 ”法案 ,减税刺激消费,用关税的钱补财政窟窿。这法案在参议院51比50险过,但争议不小。马斯克跳出来骂 ,说这会搞乱经济,还威胁要让支持法案的议员下台 。特朗普也不甘示弱,反过来怼马斯克靠补贴发家。这俩人掐架倒是挺热闹 ,但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得接着过。

咱们中国这边,145%的关税听着吓人,但最后谈下来降到30% ,说明还是有还手之力 。短期看,出口美国的东西少了,企业压力不小 ,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服装这些大头。但长期看,中国已经在推“一带一路”和RCEP这些计划,市场多元化做得不错 ,不至于被美国卡死脖子。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,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全球贸易这块 ,影响就更深了 。各国一看美国这么硬,都开始找后路。欧盟琢磨着报复性关税,韩国往东南亚靠 ,日本也在RCEP里找机会。印度本来想趁乱抢市场,结果自己也被关税砸了头 。长远看,大家都不想太靠着美国这棵树了 ,贸易多元化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

四 、深度分析:特朗普这招到底行不行?

特朗普这套贸易政策,说白了就是经济民族主义。他想通过关税把制造业拉回美国,减少贸易赤字 ,让美国工人有饭吃。这想法听着挺直白,但真干起来没那么简单 。全球供应链不是说断就断的,美国自己生产成本高 ,很多东西还得靠进口。关税一加 ,企业成本涨了,最后还不是转嫁给消费者?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	,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

短期看,美国制造业可能会喘口气 ,钢铁 、汽车这些行业有点起色。但输家也不少,日本、欧盟这些出口国经济受挫,美国老百姓钱包也得瘪下去 。中国虽然被重点针对 ,但靠着谈判和市场调整,损失没想象中那么大。

长远看,这政策隐患不少。全球供应链要是真断了 ,经济增长肯定受拖累 。各国抱团搞区域合作,美国的市场影响力可能会慢慢变小。还有个大问题,贸易战打久了 ,国际关系也得跟着紧张。特朗普想让美国“再次伟大” ,但这路子走下去,可能会让美国更孤立 。

咱们中国这边,压力是真不小 ,但也不是没招。RCEP签了,跟东盟、欧洲的贸易越走越近,国内也在推“双循环 ” ,靠内需顶一顶。说到底,美国市场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特朗普这通牒对咱们是个考验 ,但也逼着咱们把路子走宽了 。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	,日本也是

特朗普这“最后通牒”扔下来,全球贸易格局算是被狠狠震了一把。日本这样的盟友都挨了刀,其他国家更别提了。中国虽然被特殊对待 ,但靠着谈判和战略调整 ,还能稳住阵脚 。未来几年,各国估计都会少盯着美国这一个市场,多找找别的路子 ,贸易多元化可能是大趋势。

特朗普想保护美国利益,这心思能理解,但高额关税这招能不能真管用 ,还得打个问号。短期看,他可能给支持者交了份答卷,但长期看 ,全球经济和美国自己都可能得咽下苦果 。这场贸易博弈还没完,接下来怎么走,咱们都得瞪大眼睛看着。

本文来自作者[武静]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zsfx/202507-16242.html

(5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武静
    武静 2025年07月04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武静”!

  • 武静
    武静 2025年07月04日

    希望本篇文章《特朗普下最后通牒,除中国特例之外,其他国家不能幸免,日本也是》能对你有所帮助!

  • 武静
    武静 2025年07月04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武静
    武静 2025年07月04日

    本文概览:最近几年,全球贸易圈子里最热闹的话题之一,恐怕就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了。2025年7月,这位美国总统又放大招,给全世界发了个“最后通牒”:除了中国这个“特例”,其他国家要是没能在...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