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战争有底线,新闻有边界。但一架乌克兰无人机,却悄悄的划破了这两条线。俄乌冲突之际,一名中国记者在采访时,遭到乌军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袭击,头部重伤。之后中方回应只用了一...

战争有底线,新闻有边界。但一架乌克兰无人机 ,却悄悄的划破了这两条线 。

俄乌冲突之际,一名中国记者在采访时,遭到乌军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袭击 ,头部重伤。

之后中方回应只用了一句“政治解决危机” 的话,值得俄乌双方细细品味。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中国记者遭遇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受伤

边境采访突遇袭击,爆炸直击镜头前

6月26日下午 ,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 ,63岁的凤凰卫视资深战地记者卢宇光,正在距俄乌前线不到十公里的科列涅沃村拍摄采访 。

那是个原本宁静的地方,早已不是军事设施集中区。

卢宇光的任务 ,是采访遭受无人机袭击的当地居民,拍下战火中普通人的处境,揭露乌军无人机对俄方平民的伤害。

就在他准备采访时 ,一架从边境方向飞来的FPV无人机突然接近 。

这类无人机可远程控制,并通过摄像头实时传图给操作员。

几秒钟后,爆炸发生 ,弹片击中他的头部。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身份明确,却仍中招

值得注意的是,卢宇光当天身穿带有“PRESS ”标识的蓝色记者防弹背心 ,身份标识非常清晰 。

这一点 ,俄罗斯外交部和中国外交部都明确提到。

也就是说,这并非战场上的“误判目标”。

当事人正在进行公开采访,无携带武器 ,无靠近军事设施,更无任何隐蔽行为 。

无人机能做到精准识别,却还是落在了记者头上 。

这是技术精准造成的事故 ,还是信息战环境下的蓄意打击?

目前还没有答案。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卢宇光此前接受采访画面)

记者并不普通,战地经验丰富

卢宇光不是一位普通的驻外记者。

他是凤凰卫视常驻莫斯科的战地记者,拥有莫斯科国立大学硕士学位 ,会俄语,报道经验丰富 。

他曾亲历2004年别斯兰学校恐怖袭击、车臣战争等高风险事件,多次在冲突地带报道。

2019年 ,他获得俄罗斯外交部颁发的“驻俄外国记者突出贡献奖”。

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 ,他一直活跃在俄乌前线地区,几乎每月都有战地报道发回 。

其实,这已经不是卢宇光第一次与战争“正面交锋 ”。

乌军闯下大祸	,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2024 年 8 月 ,卢宇光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进行战地报道时,其乘坐的采访车遭乌军 “海马斯” 火箭炮轰炸。

据凤凰卫视报道,车辆被直接命中并损毁 ,他本人侥幸逃生,未受严重创伤 。

这一次,无人机炸得更近。

爆炸后 ,他倒在地上,被送往当地救助站处理伤情。

头部遭受开放性创伤,并伴有顶叶脑挫伤 ,属于中度颅脑伤 。

但他很快恢复清醒 ,接受紧急缝合处理后拒绝住院。

在头缠纱布 、面部浮肿的状态下,他对外回应:“我没事,还能工作。”

乌军闯下大祸	,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中方回应克制 ,言简意深

6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 。

“中方对中国记者在采访中受伤深感关切 。 ”

“我们呼吁各方致力于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乌克兰危机,共同推动局势缓和。”

没有情绪化指责 ,没有外交施压,甚至连“谴责”两个字都没出现。

但是表达了一个重点:政治解决 。

这并非含糊其辞,而是战略上的冷静克制。

对外 ,不抢舆论制高点;对内,传递明确信号——中方高度重视公民安危。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俄方态度迅速升级,立案调查

相较于中方的谨慎,俄罗斯反应更为强烈 。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发表声明 ,明确将卢宇光遇袭事件定性为 “典型的恐怖主义行为 ”,指出乌军通过袭击记者 “试图压制客观报道,掩盖其在前线的真实行动”。

她强调 ,针对新闻工作者的袭击是 “对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公然违反”,目的是迫使 “揭露冲突真相的记者闭嘴 ”,俄方将坚决追究责任。

乌军闯下大祸	,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6月28日 ,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宣布,已依据“恐怖袭击罪 ”条款立案调查 。

这意味着,此案被明确纳入俄方的刑事司法体系处理 ,而非作为战争附带事件。

同时 ,军事侦查总局开始追查操作该无人机的乌军单位,法医鉴定也同步启动。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乌方保持沉默,西方媒体低调处理

截至目前 ,乌克兰政府及其国防部尚未对袭击中国记者事件作出官方回应 。

也未宣布任何形式的内部调查或信息说明。

西方媒体表现尤为讽刺:BBC首页滚动俄军“侵略”,却将中国记者遇袭塞进角落。

相比之下,过去美媒记者在伊拉克丧生时西方哀嚎一片的场景 ,这次显得极其冷漠 。

这是不是表示:所谓“新闻自由”实为西方记者的特权?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无人机战争,边界正不断被打破

乌克兰近几个月频繁使用无人机对俄罗斯本土目标发动打击 。

6月初,乌方发动代号为“蛛网 ”的大规模行动 ,出动约117架FPV无人机攻击俄罗斯4处战略空军基地。

据乌方说法 ,俄远程轰炸机部队有34%受到打击。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这场行动不仅打穿了俄军的防线,还首次将打击范围延伸至伊尔库茨克州,距离乌边境最远超过4000公里 。

根据俄媒报道 ,这些无人机往往藏在卡车、民居屋顶、仓库等非军事平台,再由远程操控实施精准打击。

这表示无人机不再飞越边境,而是“藏身他国” ,悄无声息地发动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战地记者的安全边界,已经被推得越来越窄 。

乌军闯下大祸	,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无人机袭击记者事件的本质 ,正在引发另一层关注:信息战的升级。

传统意义上 ,记者被视为中立观察者,尤其是在穿戴明显识别装备的前提下。

但在乌克兰战场,舆论已经成为战斗的一部分 。

谁掌握叙事权 ,谁就能左右国际支持和资源倾斜。

在这种环境下,打击“异见记者”,尤其是拍摄平民伤亡 、揭露战场真相的记录者 ,也可能成为信息战策略的一环。

这是否适用于卢宇光的受伤案件?我们暂不能定论 。

但这种可能性,不能被排除。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	,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

中方立场稳定,仍主张政治解决

虽然中方未对乌方行为直接定性 ,但一贯坚持“劝和促谈 ”的立场未变。

此前 ,中方曾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文件”,并持续推动和平方案 。

中国并非俄乌冲突的参与方,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其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

尤其是当记者、战俘、平民等“战争边缘人群”被卷入冲突时,中方越发强调“底线意识 ”。

克制不是软弱,避谈不是退让 ,而是在避免将问题升级为不可控事件。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分寸与火线之间,真相最贵

卢宇光不是唯一在冲突中受伤的记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位 。

但这一次 ,他的故事让我们重新看见——现代战争的边界正在被不断突破。无人机技术的进步,让战争变得零延迟 、高精准,但也更容易失控。

当武器能穿越4000公里直击目标 ,也能因识别不清击中记者 。战地不再限定于战场 ,记者不再是绝对安全的记录者。

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	,值得俄乌细品

中方的一句话,没有高声疾呼,却把分寸拿捏到了恰到好处。

不是喊打喊杀 ,而是留有余地,也保有底线 。

止戈为武,不是不战 ,而是不乱。

乌克兰与俄罗斯是时候该听听中国敲响的警钟了。

本文来自作者[采波]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cskp/202506-14507.html

(11)

文章推荐

  • 美国疫情这么疯狂(美国疫情这么严重会导致什么后果)

    研究发现,美国实际新冠感染人数或被低估60%,美国疫情为何会如此严重...1、美国疫情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因为政府的管控力度不够强,其次是由于美国民众也并不愿意服从政府的管控,自由散漫使得整个美国的疫情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就以疫情初期在美国出现的时候,实际

    2025年04月14日
    134
  • 再打下去可能灭国,三年前乌克兰还有4300多万人,如今还有多少?

    防空警报成了基辅的日常。地下室里的母亲紧搂着孩子,老人浑浊的眼睛盯着漆黑的天花板——这样的画面在今天的乌克兰不是特例。从2022年战火点燃算起,整整三年过去,曾经4300万人口的欧洲大国,如今被硬生生撕裂了三分之一还多。超过1500万人,就这么不见了。消失的人去了哪里?有人拖着行李箱挤在波兰边境,欧

    2025年06月20日
    10
  • 美军下场前夕,普京拨通中方电话,特朗普扭头发现中国侦察船现身波斯湾,临时变卦决定暂不对伊朗动手

    中俄两国领导人打了一通电话之后,特朗普突然连夜改变了主意,说要再等两个星期,再决定到底要不要动手。其实在给中方领导人通电话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跟很多国家的领导人都聊过了。但是聊来聊去,中东局势还是一点都没缓和下来,伊朗和以色列该打的还是继续打,美国还是不断往中东派兵,俄罗斯也只能在一旁干着急。很

    2025年06月20日
    11
  •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阅兵

    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原标题:《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阅兵》栏目主编:秦红文字编辑:卢晓川题图来源:上观题图来源:作者:新华社

    2025年06月24日
    12
  • 湖北一个班3个学生高考成绩被屏蔽!老师们沸腾了

    6月25日凌晨,湖北高考出分。湖北襄阳五中高三27班班主任黄盛守在电脑前为学生查分。高三27班3名考生成绩被“屏蔽”,守候在办公室的老师们集体沸腾。截至6月25日早上6点,襄阳五中历史类考生张天语、李铭尘、陈曦、毛舒妍成绩被“屏蔽”,据了解,今年文科全省前10名,理科全省前20名成绩将被“屏蔽”。“

    2025年06月25日
    12
  • 山东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例(山东疫情新增无症状)

    现在山亭还有疫情吗现在山亭还有疫情。根据查阅资料显示,2022年11月7日0时至24时,枣庄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例,山亭区部分区域调整风险等级。根据山东省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处置方案第五版相关规定,经专家组综合研判,决定自即日起,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当前周边地区疫情形势

    2025年06月27日
    10
  • 少林寺每年收入上亿,捐的香火钱花哪了?方丈释永信:我月薪700

    少林寺这地方,风景好,香火旺,门票80,队排老长,烧香拜佛的和拍照打卡的掺在一块,眼见着一年几十万人进山门。一年收上来的钱得有小目标那么多,可说起这笔香火钱怎么花、花哪去了、谁说了算,外头的人听着总觉得隔着层雾。偏偏这位当家方丈释永信,面对各种质疑,轻描淡写一句:“我一个月工资700。”这句话说得轻

    2025年06月29日
    5
  • 劝告子女们,再孝顺,也千万不要为70岁后的老人,做这三件事

    夕阳余晖"爸,您真要搬去养老院?咱家有什么对不住您的?"儿子周国强红着眼眶质问我,手里还攥着那份养老院的入住协议。我摇摇头,将泡了半天的茶杯推到一旁,眼神比花岗岩还要坚定。窗外,小区的梧桐树随风摇曳,树影斑驳。这是我和老伴一起栽下的树,如今枝繁叶茂,而她,却已经不在了。我叫周立正,今年七十三岁,是北

    2025年07月01日
    7
  • 什么时候解封.帮信罪银行卡被冻结什么时候解封?

    微信群被封了什么时候会解封?1、微信群被限制使用是可以尝试解封的,具体情况如下:微信被封的表现:微信被封通常没有明确的提示,只会表现为某些功能的限制。如果违规情节严重,可能会限制登录。解封时长:第一次被封通常等待一天即可尝试解封。第二次被封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自助解封步骤:进入微信,点击右下角的“

    2025年06月14日
    27
  • 中国确认抗日胜利80周年阅兵后,越南决定效仿,调7000人搞大阵仗

    6月2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2025年9月3日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将会举行大型的阅兵仪式。此次纪念抗日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上,中方不仅会展示现役的主战装备,还会邀请的国民党抗日老兵参加观礼,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届时,大量的外国领导人也将亲临阅兵仪式现场,这必然将是一个展现中方

    2025年06月29日
    9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采波
    采波 2025年06月29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采波”!

  • 采波
    采波 2025年06月29日

    希望本篇文章《乌军闯下大祸,用无人机炸伤中国记者,中方一句话,值得俄乌细品》能对你有所帮助!

  • 采波
    采波 2025年06月29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采波
    采波 2025年06月29日

    本文概览:战争有底线,新闻有边界。但一架乌克兰无人机,却悄悄的划破了这两条线。俄乌冲突之际,一名中国记者在采访时,遭到乌军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袭击,头部重伤。之后中方回应只用了一...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