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前的印度绝美壁画:男女交颈相倚,动作亲昵却内敛超脱情欲

这幅图像是印度艺术史上极其珍贵的典范之一,出自阿旃陀第17号石窟(Ajanta Cave 17),描绘的是毗瑟旃陀太子(Prince Vessantara)与妻子玛德丽(Pri...

1600年前的印度绝美壁画:男女交颈相倚	,动作亲昵却内敛超脱情欲

这幅图像是印度艺术史上极其珍贵的典范之一 ,出自阿旃陀第17号石窟(Ajanta Cave 17),描绘的是毗瑟旃陀太子(Prince Vessantara)与妻子玛德丽(Princess Madri)之间的爱之场景。这幅壁画创作于公元5世纪、婆伽多王朝(Vakataka Dynasty)时期,属于佛教本生故事的绘画叙述之一 。

这段跨越时空的爱之低语 ,依然在昏黄壁面上栩栩如生 。画中男女虽沉默无声,却在细腻的笔触中倾诉着生死不渝的情感。这不是凡尘男女之恋,而是佛陀前世——毗瑟旃陀的慈悲与忠贞的化身。

图像的中心是一对交颈相倚的男女 。男子肤色较深 ,半裸上身,佩戴珠链与耳环,眉宇沉静 ,他正是毗瑟旃陀(Vessantara),佛陀前世转生之一,以慷慨著称。他的右手轻抚着王妃玛德丽的肩膀 ,动作亲昵却内敛,透出一种超脱于欲的深情。

玛德丽公主肤色明亮,身披轻纱 ,饰以繁复的首饰 ,躯体优雅斜倚,面容温柔闭目,一手置于丈夫胸前 ,神情宁静中带着依赖与坚贞 。她象征着理想的佛教女性——柔顺 、忠贞 、坚定同行于苦难之道。

1600年前的印度绝美壁画:男女交颈相倚,动作亲昵却内敛超脱情欲

两人倚坐于装饰华丽的王榻之上,身后是带帷幕的宫殿房间背景 ,四根粉红色立柱支撑着空间框架,柱头饰有莲花图案,展现出当时宫廷建筑风格的审美。右侧有一位女侍正奉上一只红陶水罐 ,似乎准备为两人斟水 。这象征着日常生活的继续与侍奉,但也带有宗教意义,水是净化与奉献的象征。

左下隐约可见两位较小的人物或侍童 ,肤色深,戴头饰,动作恭谨。他们目不斜视 ,眼神专注 ,似乎在见证这段王室中的深情时刻 。地面上:星星点点的白色装饰图案,可能象征王宫地毯,或是象征性的“花毯 ”——用以增强画面圣洁之感。

这幅壁画讲述的是佛陀前世本生故事之一——《毗瑟旃陀本生》(Vessantara Jataka)的场景。此本生故事在南传佛教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尤为流行 ,是对布施与慈悲的至高颂扬 。

1600年前的印度绝美壁画:男女交颈相倚,动作亲昵却内敛超脱情欲

毗瑟旃陀是一个极度慷慨的王子,为了布施曾将自己的神象 、财物、孩子 ,甚至最后将妻子玛德丽也布施出去,以证慈悲圆满 。这幅画所描绘的时刻,被认为是他出发前或放逐途中与妻子玛德丽之间的柔情场面 ,展示了他虽行菩萨道,但情感未泯,夫妻深情依旧;玛德丽的角色尤为重要 ,她甘愿伴夫流放,不离不弃,象征着对佛道的忠贞与共修。

此本生故事寓意深远:真正的布施 ,是舍身舍爱舍一切;真正的慈悲 ,是在放下中成就圆满。这不是一幅简单的宫廷春宫图,而是佛教精神中人性与超越性的交融点 。它用浓重的情感表达一个深层的真理:爱,不是羁绊 ,而是觉悟前的历练。

正如阿旃陀洞窟整体所呈现的那样——这是一个用石头记录下灵魂旅程的文明。这对壁画中的夫妻,在千年前曾于石壁中依偎,如今却在千年后向我们低语:真正的慈悲 ,从来都包含爱,而真正的爱,也总指向慈悲 。

本文来自作者[傲蓝]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keji/202506-10833.html

(8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傲蓝
    傲蓝 2025年06月21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傲蓝”!

  • 傲蓝
    傲蓝 2025年06月21日

    希望本篇文章《1600年前的印度绝美壁画:男女交颈相倚,动作亲昵却内敛超脱情欲》能对你有所帮助!

  • 傲蓝
    傲蓝 2025年06月21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傲蓝
    傲蓝 2025年06月21日

    本文概览:这幅图像是印度艺术史上极其珍贵的典范之一,出自阿旃陀第17号石窟(Ajanta Cave 17),描绘的是毗瑟旃陀太子(Prince Vessantara)与妻子玛德丽(Pri...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