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芯片利润下降?陷增收不增利怪圈,百亿营收难掩盈利困局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领域之一,而作为其核心支撑的 AI 芯片行业,更是备受瞩目。众多国产 AI 芯片企业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营收数字也如同火箭般...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领域之一 ,而作为其核心支撑的 AI 芯片行业,更是备受瞩目。

众多国产 AI 芯片企业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营收数字也如同火箭般蹿升 ,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热闹场面。

然而,明明业务量在疯狂增长,可为何真正落到账面上的利润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甚至不少企业还深陷亏损泥潭?

国产AI芯片利润下降?陷增收不增利怪圈,百亿营收难掩盈利困局

订单井喷下的国产 AI 芯片现状

近年来,国产 AI 芯片行业可谓是站在了聚光灯下 ,迎来了看似无比辉煌的时刻 。就拿芯原股份来说,其在订单方面的表现堪称惊艳。

2025 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金额高达 32.49 亿元,这一数字轻轻松松就超过了 2024 年全年的订单量。

而单看第三季度 ,新签订单更是达到了 15.93 亿元 ,其中 AI 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 65%,足见其在这一热门领域的强劲吸引力 。

与此同时,营收成绩也十分亮眼 ,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2.84 亿元。

这个数字可不是简单的存在,它意味着环比、同比都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仿佛一切都在朝着大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盈利情况时,却发现情况远没有那么乐观 。

像芯原股份,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居然亏损了 3.2 亿元 ,虽说三季度亏损有所收窄,可依旧没能摆脱亏损的状态。

而且不止芯原股份,摩尔线程 、沐曦股份等企业也是如此 ,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却深陷亏损泥潭。

国产AI芯片利润下降?陷增收不增利怪圈,百亿营收难掩盈利困局

盈利困局背后的深层缘由

在国产 AI 芯片行业呈现出的这种看似矛盾的局面背后 ,实则有着诸多深层次的缘由 。

当前 ,国产 AI 芯片的订单有超过 70% 是来自互联网大厂,这些大厂凭借自身强大的市场地位,在签订订单时往往会附加一系列极为严格的要求。

比如对芯片性能指标的精准限定 ,交付周期必须严格遵守,还有成本控制更是精确到了每一个细微之处。

这就使得芯片供应商们在谈判桌上几乎没有太多的议价空间,利润空间被无情地压缩 ,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艰难求生 。

再者,先进制程芯片的流片成本那可是高得惊人,每一次将芯片设计付诸实际生产 。

也就是流片的过程 ,都需要投入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沉没成本。

国产AI芯片利润下降?陷增收不增利怪圈,百亿营收难掩盈利困局

而且 ,只有当芯片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量产,达到足够的出货量时,这笔高昂的前期成本才有可能被有效摊薄 ,单位成本才会随之下降 ,盈利才有望成为现实。

但目前的情况是,整个行业竞争激烈,格局尚未稳定 ,各个企业都还在市场中艰难角逐 。

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能够实现盈利的 “临界量产规模”,这无疑给盈利之路又增添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

另外,以芯原股份为代表的企业自身内部也存在一些影响盈利的因素。

从研发投入来看 ,其在 2024 年研发费用就高达 12.47 亿元,占营收的比重高达 53.7% 。

到了 2025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更是攀升至 6.12 亿元 ,占营收的比重进一步升至 62.85%。

如此高额的研发投入,短期内根本无法通过营收的增长来进行覆盖,这对利润的侵蚀是相当严重的。

而且随着业务结构的变化 ,传统 IP 授权业务原本有着高达 92.73% 的毛利率 。

可如今占比逐渐提升的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毛利率却仅有 18.17%,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 ,也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盈利压力 ,让盈利变得愈发艰难。

国产AI芯片利润下降?陷增收不增利怪圈,百亿营收难掩盈利困局

不同企业的盈利表现差异

在国产 AI 芯片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中,各企业的盈利表现可谓是千差万别。

就拿寒武纪来说 ,在 2025 年上半年着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其营收呈现出同比激增的态势 。

更是实现了净利润的扭亏为盈,这本该是值得欢呼雀跃的成绩 ,然而当把它放在国际舞台上与行业巨头英伟达相较时,差距便显现了出来。

英伟达在 2026 财年中报的净利率高达 49.77%,而寒武纪的净利率仅为 36% ,这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看到了国产 AI 芯片企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像星宸科技,同样身处这一行业浪潮之中,2025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是有一定增长的 ,实现了 14.03 亿元,同比增长了 18.63% 。

可净利润却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跟着水涨船高 ,反而出现了下滑的情况 ,实现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下滑 7.47%,扣非后净利润 9562.5 万 ,同比下滑 15.95% 。

这背后,研发投入的加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成为了主要 “推手 ”,让其陷入了 “增收不增利” 的尴尬局面。

国产AI芯片利润下降?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百亿营收难掩盈利困局

突破困局的关键因素探寻

在国产 AI 芯片企业面临盈利困局的当下,探寻突破之法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有几个关键因素不容忽视。

首先就是规模效应 ,这就好比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亏损与盈利的两岸,哪家企业能够率先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获取盈利优势 。

当客户越来越多,参与的项目越来越丰富 ,企业所搭建的这个平台就会愈发稳固 ,充实,盈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自然也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越滚越大,越滚越有力。

AI 芯片本就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领域,企业必须要在先进工艺、Chiplet 封装等关键领域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力量。

只有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 ,才能提高产品的性能,让自家的芯片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

同时,还要小心翼翼地把控好流片成本以及产能爬坡的风险 ,避免因成本过高或者产能不足而陷入困境,通过优化成本结构,为盈利创造有利条件。

而且 ,供应链与市场策略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比如说加强与国产芯片厂的深度绑定式合作,积极参与到芯片早期的定义环节中去,这样就能拿到优先供货的资格以及更低的采购价格 ,从源头上把控成本 。

并且要全方位地做好产品、服务和成本这三条线 ,各个环节紧密配合,才能让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把利润真正地做回来,从而突破当下的盈利困局 ,迎来发展的新曙光。

结语

国产AI芯片利润下降?陷增收不增利怪圈,百亿营收难掩盈利困局

国产 AI 芯片行业在订单井喷的繁荣表象下,却深陷盈利困局 ,各企业表现不一,面临诸多挑战。

但只要抓住规模效应 、技术突破、供应链与市场策略这些关键,对症下药 ,定能打破困局 。

实现从 “增收不增利” 到可持续盈利的转变,让国产 AI 芯片在全球舞台绽放光彩,助力我国科技产业迈向更高峰。

本文来自作者[孤风]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wiki/202510-51779.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孤风
    孤风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孤风”!

  • 孤风
    孤风 2025年10月12日

    希望本篇文章《国产AI芯片利润下降?陷增收不增利怪圈,百亿营收难掩盈利困局》能对你有所帮助!

  • 孤风
    孤风 2025年10月12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孤风
    孤风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领域之一,而作为其核心支撑的 AI 芯片行业,更是备受瞩目。众多国产 AI 芯片企业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营收数字也如同火箭般...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