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除”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历史的根源与当下的苦难:解读伊兰・帕佩眼中的巴以冲突,加沙的炮火至今没停。即便有停火协议生效,平民伤亡的消息仍不断传来。以色列历史学家伊兰・帕佩在采访里说,大多数以色列犹太人只...

历史的根源与当下的苦难:解读伊兰・帕佩眼中的巴以冲突,加沙的炮火至今没停。

即便有停火协议生效 ,平民伤亡的消息仍不断传来 。

以色列历史学家伊兰・帕佩在采访里说,大多数以色列犹太人只能看到本国媒体的信息,这些媒体压根不报道加沙的情况 ,也不提巴勒斯坦囚犯的处境。

“抹除”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很多人觉得巴以冲突是2023年10月才爆发的,毕竟从那天起 ,加沙已有大量人员丧生和受伤。

但帕佩的研究告诉我们 ,这事儿远没有这么简单 。

冲突的根子,得往百年前扒才能看明白。

从一纸宣言到家园失守百年前的伏笔如何引爆冲突

1917年,英国出台了一份《贝尔福宣言》。

“抹除	”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	,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这份文件明晃晃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区给犹太人建“民族家园”,却完全没考虑当地原住民的感受 。

本来想这可能只是一份普通外交文件,后来发现它直接给后续的冲突埋下了定时炸弹 。

当时巴勒斯坦还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 ,后来奥斯曼帝国解体,1920年英国接手了这里的委任统治。

那会儿犹太人只占当地人口的一小部分,却得到了建立“家园”的承诺。

“抹除	”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	,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换谁是巴勒斯坦人,心里都不会痛快吧 。

首批犹太复国主义殖民者在19世纪末就到了巴勒斯坦。

他们带着定居计划来的,为了让这个计划显得合理 ,还搞了一套意识形态宣传。

比如早期的犹太复国主义画家,画出来的巴勒斯坦景观里,压根没有巴勒斯坦村庄的影子 。

当地原住民被贴上各种负面标签 ,仿佛他们本来就不属于这片土地。

“抹除”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,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但实际上,巴勒斯坦社区在这儿已经生活了数千年。

矛盾攒多了,反抗自然就来了 。

1929年爆发了“布拉克革命” ,这是巴勒斯坦人对犹太复国主义进展的不满总爆发。

1935年,抵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领袖伊兹丁・卡萨姆在战斗中牺牲,他的事迹后来激励了哈马斯 ,其军事部门“卡萨姆旅 ”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抹除”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1936年,巴勒斯坦人发起了持续三年的阿拉伯大起义 。

各组织联合起来搞大罢工 ,反对犹太移民和土地出售,还想建立自己的民族政府。

但英国的镇压手段特别残酷,不仅动用武力 ,还派皇家空军空袭,甚至搞集体惩罚。

当年6月,英军在雅法古城炸毁了200多栋建筑 ,几千人无家可归 ,还有不少人伤亡或被捕 。

1948年以色列建国,这一年对巴勒斯坦人来说是“纳克巴”,也就是灾难 。

“抹除”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	,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超过75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530个城镇村庄被摧毁,约1.5万人在种族清洗中丧命。

1967年的“六日战争 ”中 ,以色列又占领了约旦河西岸 、加沙地带等地区,领土争端进一步加剧。

如此看来,巴以之间的恩怨 ,从来都不是突然爆发的 。

每一次冲突升级,背后都是百年历史的积怨和创伤。

历史在加沙重演废墟与难民背后的百年循环

“抹除”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如今的加沙 ,正在重复着历史的悲剧。

2023年10月以来,加沙大量建筑被摧毁,很多儿童死于营养不良 ,还有无数孩子在袭击中丧生 。联合国的卫星图显示 ,加沙过半建筑都成了废墟。

这些景象,和1936年雅法古城被炸毁的场景何其相似。

看到加沙现在的样子,再回头看历史 ,真的会让人觉得历史在原地打转 。

“抹除”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加沙现在的大多数居民,都是1948年那些难民的后代 ,如今已经是第三代流离失所者。

以色列把加沙打造成隔离区,这种操作,其实和当年的种族清洗逻辑一脉相承。

2025年橄榄采收季开始后 ,巴勒斯坦的橄榄采收者遭到了定居者和以色列军方的多次袭击 。

橄榄树对巴勒斯坦人来说,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家园的象征。

这些袭击 ,本质上还是对巴勒斯坦人土地权益的掠夺,和百年前的手段没什么区别。

“抹除	”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说 ,这场暴力源于长达56年的占领 。

帕佩也认为 ,当下的局势根源还是在1948年的“纳克巴” 。

那些被早期画家从画布上抹去的巴勒斯坦村庄,如今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从地图上消失。

搞不清为什么,历史的悲剧总在重复上演。

“抹除”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	,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本来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和平共处,但百年的殖民历史、领土争端和意识形态对立 ,让双方陷入了仇恨的循环 。

帕佩作为以色列历史学家,能跳出本民族的视角看待这段历史,说实话挺难得的。

他的研究让我们明白 ,要解决巴以冲突,不能只看当下的暴力事件,必须正视百年历史留下的创伤。

那些被驱逐的难民、被摧毁的家园 、被忽视的权益 ,都是和平路上绕不开的坎 。

“抹除	”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毫无疑问,巴以冲突的解决难度极大。

但只有看清这百年的来龙去脉 ,理解双方的历史诉求和创伤 ,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和平之路。

毕竟,没人愿意让下一代还活在炮火和仇恨里,每个人都有追求安稳生活的权利 。

历史已经给了太多教训 ,希望这些教训能被重视。

“抹除”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加沙惨状绝非偶然

让加沙的废墟上能重建家园,让难民能重返故土 ,让巴以双方能真正实现和平共处,这才是对历史和当下最好的交代。

要不要我帮你把文章中的历史事件细节再补充一些具体的时间线梳理,或者针对某个关键节点增加更通俗的解读 ,让内容更有可读性?

本文来自作者[友菱]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wiki/202511-57383.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友菱
    友菱 2025年11月11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友菱”!

  • 友菱
    友菱 2025年11月11日

    希望本篇文章《“抹除”巴勒斯坦存在?以色列学者揭露,加沙惨状绝非偶然》能对你有所帮助!

  • 友菱
    友菱 2025年11月11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友菱
    友菱 2025年11月11日

    本文概览:历史的根源与当下的苦难:解读伊兰・帕佩眼中的巴以冲突,加沙的炮火至今没停。即便有停火协议生效,平民伤亡的消息仍不断传来。以色列历史学家伊兰・帕佩在采访里说,大多数以色列犹太人只...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