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这人写长篇小说特别有自己的路子,专走“黑暗寓言”风。他书里的人类总像没路可走,还说历史的创伤不是身上一道疤,是咱们天天待着...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这人写长篇小说特别有自己的路子,专走“黑暗寓言 ”风。

他书里的人类总像没路可走,还说历史的创伤不是身上一道疤 ,是咱们天天待着的整个宇宙,这话听着有点重,但你读他的《反抗的忧郁》 ,就知道他没瞎说 。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这本书还被改成过电影,就是塔尔・贝拉拍的《鲸鱼马戏团》。

本来我以为小说和电影讲一个故事 ,差别能有多大?后来才发现 ,这俩人简直是用两种“语言”说同一件事,最后还闹得没再合作,挺有意思的。

电影用镜头抓氛围 ,小说靠文字囚人心,拉斯洛和塔尔的“双生宇宙”

塔尔・贝拉拍电影有个毛病,哦不 ,该说特点,就爱用超长的镜头 。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鲸鱼马戏团》开头 ,黑白画面里酒馆老板一喊,那些假装行星转圈的醉汉就停了,钢琴声一出来 ,主角往黑街上走,这镜头一拉,那种“咱们根本不懂宇宙 ”的感觉直接砸脸上。

但拉斯洛写小说可不是这么来的。

他不玩画面冲击 ,就靠文字一点点缠你 。

他写句子能写得让人喘不过气 ,几十万字的书,有时候翻好几页都没个分段。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本来想吐槽这排版太反人类 ,后来发现这就是他的心思,用这种密不透风的文字,把书里人的命捆得死死的 ,让你读的时候也跟着觉得憋得慌。

他俩之前合作过《撒旦探戈》和《反抗的忧郁》,有人说这是“双生宇宙”,一个用镜头搭笼子 ,一个用文字筑围墙 。

可后来为啥不合作了?很显然,电影和小说想要的东西不一样 。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电影是让你看着画面就懂情绪 ,小说得让你跟着人物的心思琢磨。

塔尔的镜头想让你“看见”绝望,拉斯洛的文字想让你“钻进去 ”感受绝望,追求差太远 ,分开也正常。

聊完他和导演的合作 ,就得说说《反抗的忧郁》里那些人了 。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书里没一个活得轻松的,个个都想跟命运掰掰手腕 ,最后却都蔫了,这就是拉斯洛说的“反抗的忧郁”。

书里的人都在“硬扛”,从弗劳姆夫人到瓦卢什卡 ,谁都没躲过

弗劳姆夫人是书里最先出场的,就是个普通女人。

坐火车的时候,满车厢都是陌生的乡下人 ,还有男人说些不尊重的话,她烦得不行,就想赶紧回家 。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	,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在她眼里,那座破城市再不好,也是她的家 ,吃口热饭就能缓过来。

可这天回家 ,一个叫艾斯泰尔夫人的找上门,彻底搅乱了她的日子。

艾斯泰尔夫人想搞个“城市卫生运动 ”,其实就是想掌权 ,还得让弗劳姆夫人的儿子瓦卢什卡去劝自己丈夫帮忙 。

弗劳姆夫人想把这些事都关在门外,可她没那本事,最后广场暴乱的时候 ,她成了牺牲品。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我读这段的时候特唏嘘,谁不想守着自己的小日子?可外界的麻烦要来 ,你根本拦不住。

瓦卢什卡和艾斯泰尔是朋友,俩人都想躲着现实,可躲的法子不一样 。

艾斯泰尔天天关屋里研究音乐和行星 ,觉得世界就像个乐器,凑齐七个音阶才能好听。

他靠这个躲开窗外的破事,可谁要是打扰他 ,他那套“平静 ”立马就碎了。

瓦卢什卡比他多点理想 ,在酒馆里带着人模拟行星转圈圈,觉得宇宙是靠“宁静”推着走的 。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但后来看见马戏团闹出来的暴乱 ,他也懵了,觉得这世界根本没有天堂地狱,只有强者说了算 。

还有艾斯泰尔夫人和马戏团里的“王子” ,这俩人看着挺厉害,其实也没跳出圈子。

艾斯泰尔夫人最后找军队镇压了暴乱,成了城市里的大人物 ,可那座城该破还是破。

马戏团王子靠演讲拉了一堆人闹事,真要是他掌权,估计也还是一样的乱 。

如此看来 ,书里的人不管是想躲、想扛,还是想抢权力,最后都没好结果。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	,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这些人的遭遇不是拉斯洛瞎编的 ,背后藏着匈牙利那段不好过的日子。

东欧剧变之后,好多地方都像书里的小城一样,又破又静 ,人们要么迷茫要么挣扎 。

拉斯洛写的马戏团进城,其实就是在说那些突然闯进来的“新东西 ”,大家看着新鲜 ,最后却闹得一团糟。

他还特别崇拜卡夫卡,卡夫卡写短篇,几句话就能让你觉得命不好改。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	,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拉斯洛不一样,他用长篇把所有可能的路都堵死,让你知道不管怎么选 ,结果都一样 。

有时候他会写点温柔的片段,比如远离人群的安静场景,本来以为是希望 ,后来发现更残忍 ,就像黑夜里闪了一下光,你刚看见亮,光又灭了 ,还不如一直黑着,至少不抱希望。

《反抗的忧郁》不是本好读的书,里面的绝望太实在了。

《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	,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

但拉斯洛厉害的地方就在这,他没写空话,而是把一群人的命 、一个国家的过去 ,都装在这个小城故事里 。

读完你会明白,他说“历史的创伤是整个宇宙”,不是夸张 ,是因为那些痛早就渗进日子里,躲不开也逃不掉。

本文来自作者[友菱]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zlan/202510-52111.html

(7)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友菱
    友菱 2025年10月14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友菱”!

  • 友菱
    友菱 2025年10月14日

    希望本篇文章《《反抗的忧郁》悲剧:马戏团进城后,匈牙利小城为何无出路?》能对你有所帮助!

  • 友菱
    友菱 2025年10月14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友菱
    友菱 2025年10月14日

    本文概览: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这人写长篇小说特别有自己的路子,专走“黑暗寓言”风。他书里的人类总像没路可走,还说历史的创伤不是身上一道疤,是咱们天天待着...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