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老照片,60年代李鹏一家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

1960年代的一个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迎来了一户特殊的人家。李鹏与妻子朱琳带着三个孩子——小鹏、小琳和小勇,在广场上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照片中,李鹏身着朴素的白衬衫,头发浓...

1960年代的一个清晨 ,北京天安门广场迎来了一户特殊的人家。李鹏与妻子朱琳带着三个孩子——小鹏、小琳和小勇,在广场上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 。照片中,李鹏身着朴素的白衬衫 ,头发浓密 ,眼神温和;朱琳短发利落,气质沉稳;三个孩子并排站立,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难得的老照片	,60年代李鹏一家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

李鹏家里的情况,跟很多人不太一样,他父亲李硕勋是革命烈士 ,三岁人就没了,母亲赵君陶一个人硬是把他带大,小时候跟着在重庆 、延安这些地方跑 ,身边见的都是邓颖超、周恩来这样的人,天天看着听着,慢慢就懂了什么是革命 ,信念这个东西,就是这么一天天长出来的,后来20岁去了苏联 ,在莫斯科动力学院学水电 ,一学就是五年,回国后主动要求去最基层,吉林丰满发电厂 ,从一个技术员做起,新中国的电力事业刚起步,到处都需要人手。

难得的老照片	,60年代李鹏一家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

在东北那会儿,李鹏认识了朱琳,俩人的故事也挺特别 ,1957年元旦的联欢会,朱琳是俄语翻译,话说得特别好 ,整个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李鹏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舞会上两个人跳了舞 ,就这么慢慢熟悉起来 ,感情越来越深,到了1958年7月,俩人就在北京登记结了婚 ,这一晃就是六十多年的日子,国家建设那些年风风雨雨,他们夫妻俩一直相互扶持着 。

难得的老照片	,60年代李鹏一家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

那张在天安门广场拍的全家福,选这个地方拍照是有想法的,革命家庭对国家的感情不一样 ,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在这么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留个影像,不光是家里的纪念 ,也是一份对国家的敬意,照片里的几个孩子,小鹏后来进了能源行业 ,小琳搞电力自动化 ,小勇也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做事,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 ,他们家这种传统,就是把个人的想法和国家的发展放一块儿,一代一代往下传 。

难得的老照片	,60年代李鹏一家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

这张全家福说它珍贵,也是因为那个年代很特殊,1960年代 ,国家正在搞社会主义建设,李鹏当时是北京电业管理局的负责人,工作特别忙 ,压力也大,可家里人还是要找时间聚一聚,照片里大家看起来很轻松 ,跟外面的大环境形成对比 ,外面国际国内事情多,家里还是充满温情,革命后代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事业和家庭怎么找到平衡,这张照片里能看出点门道,它就像中国现代史的一个小窗口 ,把李鹏的个人经历串了起来,从烈士遗孤到留苏学生,从技术人才到领导干部 ,再到他的家庭生活,这些零碎的片段拼在一起,就是一幅历史画卷 ,国家的命运跟个人的故事,那种张力全在细节里,讲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过日子的。

本文来自作者[访亦]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tddy.com/zsfx/202510-51846.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访亦
    访亦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访亦”!

  • 访亦
    访亦 2025年10月12日

    希望本篇文章《难得的老照片,60年代李鹏一家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能对你有所帮助!

  • 访亦
    访亦 2025年10月12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访亦
    访亦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1960年代的一个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迎来了一户特殊的人家。李鹏与妻子朱琳带着三个孩子——小鹏、小琳和小勇,在广场上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照片中,李鹏身着朴素的白衬衫,头发浓...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